新冠疫情衝擊 全球平均壽命少1.6年

 |2024.03.13
33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12日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新冠疫情導致全球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在疫情頭2年間縮短1.6年,比先前估計縮短得更多。

法新社報導,替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爬梳資料的數百名研究員認為,這標誌著全球預期壽命數十年來持續拉長後的一次劇烈反轉。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研究員兼研究報告主要作者舒馬赫(Austin Schumacher)說:「對全球成年人來說,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比半世紀以來的任何事件都更深遠,包括衝突及自然災害。」

舒馬赫在聲明中說,從2020~2021年,在研究分析的204個國家地區中,有84%的預期壽命縮短,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破壞性潛在影響」。研究員估計,在這段期間,15歲以上男性死亡率增長了22%,女性增長17%。墨西哥市、秘魯及玻利維亞是預期壽命縮短最多的一些地方。

兒童死亡率 呈現下滑趨勢

但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研究的最新估計也帶來一些好消息。逝於2021年的5歲以下兒童比2019年少了50萬人,延續了兒童死亡率的長期下滑趨勢。

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研究員梅梅季(Hmwe Hmwe Kyu)樂見這項「驚人進展」,她說,全球現在應把重點放在「下一場疫情,解決各國在健康方面的巨大差距」。

即使平均預期壽命在疫情期間縮短,人類仍活得比以前更久。研究員指出,從1950~2021年,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從49歲延長到72歲,增加23年。

研究員估計,2020~2021年,新冠疫情造成1590萬人超額死亡,其中有些直接死於染疫,有些間接死於疫情相關問題。這比世界衛生組織(WHO)先前估算的超額死亡人數多了100萬人。

小島國家 可避免病毒衝擊

巴貝多、紐西蘭、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是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率最低的一些國家,部分反映出與外界隔離的島嶼,通常可避免新冠病毒全面衝擊。

研究還顯示,許多高齡化、富裕國家的人口開始減少,較窮國家的人口則持續成長。舒馬赫警告,此一趨勢「將帶來前所未見的社會、經濟、政治挑戰,例如年輕人口減少的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人口持續驟增的地方出現資源匱乏等」。他還說:「世界各國將必須在自願移民方面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