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讚頌會 人間音緣永傳頌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陳秀卿 |2024.03.10
51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右)及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帶領大眾恭讀〈佛光星公祈願文〉。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陳秀卿大樹報導】適逢星雲大師出家紀念日及佛光山信徒香會,僧信二眾齊聚佛光山,3月10日(農曆2月1日)舉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讚頌會」,以音聲做佛事,用清淨心與大師印心,凝聚大眾共同的信仰「人間佛教」,會中有韓國三論宗捐贈《高麗大藏經》東洋版一部,供養佛光山、星雲大師。現場以YouTube同步連線,傳送五大洲,現場及線上與會逾8千人。

播放星雲大師影片開示,佛陀到世間來「示、教、利、喜」,開示眾生如何擁有幸福、快樂,因為佛教教導的慈愛,是清淨的愛,是無私的大愛;大師說,自己一生力行「對人好」,是因為感受到施比受有福,服務為快樂之本;然而世間的因、果關係,中間的「緣」很重要,所以要廣結善緣,給人歡喜。

隨後,韓國三論宗宗正慧承法師、僧正院長真峰法師共同捐贈《高麗大藏經》給佛光山,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定尚代表接受。《高麗大藏經》是現存漢語系大藏經最早的版本,雕刻於13世紀,此套為東洋版再雕高麗藏,且是孤本,意義特殊。佛光山回贈星雲大師的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以及《佛光大藏經》。

韓國三論宗宗正慧承法師(左2)、僧正院長真峰法師(右1)共同捐贈《高麗大藏經》給佛光山,由住持心保和尚((左1)、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右2)代表接受。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佛光山回贈韓國三論宗星雲大師的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以及《佛光大藏經》。圖/人間社記者莊佳

慧承法師表示,30年前到佛光山與大師結緣,中國棲霞山是三論宗的祖庭,也是星雲大師出家成長之處,這也是跟三論宗的因緣。參與星雲大師讚頌會是一生的榮幸,希望大師的佛法,可以成為佛光普照三千界。

心保和尚開示,捐《高麗大藏經》因緣殊勝,透過三論宗慧承法師捐給佛光山,意義非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心保和尚說,大師一生講「給」,勉眾做個「給得起」的人,每天給人信心、給人希望。大師用種種方便法門弘法利生,方便的背後是慈悲、智慧,人間因緣是緬懷大師「給」的因緣,讓大眾與人間佛教理念接心,更是緬懷大師最好的相應方式。

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星雲大師首創的歌詠弘法因緣由長老分享,佛光山長老院院長慈莊法師提到,因為大師的因緣,提升宜蘭青年學佛機會,讓宜蘭的聖歌非常興盛。〈弘法者之歌〉歌詞內容就是描寫大師的一生,「赴湯蹈火去,獻身殉教來,個人幸福非所願,只為聖教爭光榮」,所以青年都應擔當弘法佈教,光大佛教的責任。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哽咽表示,每當走入大師法像殿堂,心中就會很難過,隨師近70年,因為大師駐宜蘭弘法,總是給青年因緣,教導上台佈教,進而組織歌詠隊,唱頌大師填詞的佛曲,下鄉佈教,還為佛教界製作唱片、錄音帶,在電台播放;種種因緣都是為了讓青年認識佛教,讓他一路跟隨大師為佛教貢獻一生。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林清志分享,學生時期因為大師走入宜蘭校園佈教,以「佛教與助人」為題,帶領他走入佛門,一師一道的師生情,師恩浩瀚是仰之彌高,永難忘懷。

長老慈莊法師(中) 、慈容法師(左)及林清志分享星雲大師的歌詠弘法因緣。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會中播放1953年大師到宜蘭雷音寺弘法後,帶領長老慈莊法師、慈惠法師及慈容法師與當年宜蘭歌詠隊團員唱頌〈弘法者之歌〉的珍貴紀錄片,隨著影片的紀實,讚頌會現場原音重現,跟著美妙的歌聲,隨著歌詞意境,「銀河掛高空,明月照心靈,四野蟲唧唧,眾生心朦朧……」走入50年前的弘法佈教時空,見證大師以音樂弘法的前瞻性。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亦表示,希望〈弘法者之歌〉能持續有青年一直傳唱。


讚頌會上代表歌詠唱頌團有南屏合唱團〈愛就是惜〉、〈朝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佛教青年的歌聲〉、〈星雲詩〉,以及蘭陽別院、安國寺、大慈佛社組成的1953合唱團〈弘法者之歌〉,和台北金佛合唱團由台北道場、金光明寺與國際佛光會法師群共同獻唱的〈流轉〉、〈禮讚偉大的佛陀〉,透過輕快悠揚的樂聲,表達對星雲大師的思念。

台北金佛合唱團由台北道場、金光明寺與國際佛光會法師群共同獻唱的〈流轉〉及〈禮讚偉大的佛陀〉。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最後,由心保和尚、心定和尚及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帶領大眾恭讀〈佛光星公祈願文〉,唱〈讚師偈〉與〈惜別歌〉圓滿活動。

1953合唱團唱頌〈弘法者之歌〉。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