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民眾投訴消基會,中華電信手機帳單的通話秒數,和消費者手機內的秒數出現誤差。消基會昨天說,若中華電信總用戶都有秒數誤差,則中華電信一年就可多賺四億餘元,應該退費。對此,中華電信回應,一般手機在結束通話的同時,手機內的計時功能即結束計時,但行動電話計費是以交換機收到release信號才會結束通話之計算,故會有微誤差情形發生。
一位林小姐每月都會向中華電信索取通話明細清單仔細核對,發現通話明細資料和手機上的計時記載有誤差,例如手機上顯示通話十秒,中華電信的通話明細卻顯示打了十二秒,多計算了兩秒。
林小姐向消基會反映,表示她五月共撥出六十六通,對照帳單後發現有五十二通秒數有落差,其中四十七通秒差為一秒、五通秒差為兩秒,換算誤差秒數的單價後,共多收三點九七元。
消基會指出,以目前中華電信行動電話共有八百七十五萬三千個用戶,估算每用戶每月都因誤差而被多收取四元,那一年下來,中華電信可多賺四億兩千零一十四萬四千元,金額驚人。
消基會表示,中華電信既知道系統會產生誤差,卻沒有在帳單上扣抵可能的誤差費,已涉及不當得利,應將秒數誤差而產生的費用返還消費者。並要求NCC對中華電信所有交換機進行抽查,也應對所有電信業者進行抽查和校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