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陜西省甘泉縣在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前期探測中,新發現兩處唐代、宋代佛教石窟。
新發現的一座石窟位於洛河南岸臨河的懸崖峭壁上,從洛河對岸望去,隱約可見窟內有石刻佛像,高約一公尺的單體窟,門呈豎長方形,窟門兩側力士造型健碩,頭戴寶冠,手持法器,怒目而立,從雕刻風格初步判斷,開鑿年代應為唐代,是甘泉縣境內繼一九八○年代以來發現的第三處唐代石窟。
另宋代石窟位於一石壁上,南距柳洛峪村二公里,由兩座小型石窟和一個造像龕組成。石窟均為方形窟,一號窟深約兩公尺,高約一公尺,兩側窟壁雕刻菩薩、佛及形態殊異的十六尊羅漢造像,窟頂雕蓮花紋藻井。二號窟深約一點五公尺,高約一公尺,正面窟壁刻一佛二弟子兩組,兩側分別雕刻菩薩、天王、供養人及羅漢造像,窟頂為蓮花紋藻井。佛龕高八十公分,雕刻一尊坐佛,風化嚴重。從石窟的形制、造像組合及雕刻風格,參照甘泉縣境內已發現的石窟特點分析,初步判斷其年代應在宋、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