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劇場10周年 鄭宗龍宣告重啟「春鬥」

曹麗蕙 |2024.02.22
496觀看次
字級
雲門舞集在雲門劇場邁入第10年時,宣告再次啟動編創平台「春鬥」,藝術總監鄭宗龍(左)五月邀請編舞家蘇文琪(中)及王宇光嘗試編創新作。圖/雲門舞集提供、曾悅倫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雲門舞集在淡水雲門劇場邁入第10年時,宣告再次啟動編創平台「春鬥」,5月邀請編舞家蘇文琪及王宇光嘗試編創新作;藝術總監鄭宗龍與影像創作者全明遠合作,取自《維摩經疏記》「身土不二」意象的身體影像實驗作品《身土》,也將在「春鬥」亮相。

2001年,雲門2創團第三年開始以「春鬥」平台和不同的創作者發展作品,包括創團藝術總監羅曼菲、鄭宗龍、布拉瑞揚、黃翊、蔡博丞等創作者都曾在「春鬥」發表舞作,但2019年兩團合併,「春鬥」暫時喊停。

「我是從春鬥長大的編舞家。當時林懷民和羅曼菲老師,都期待這個平台能找不同的編舞家和雲門舞者工作,雲門舞者也從其中得到許多養份。」鄭宗龍表示,幾年過去了,有必要讓美好的願望繼續傳承,因此決定重啟「春鬥」。

而過往春鬥以「年輕編舞家」為號召,今年鄭宗龍邀請編舞家蘇文琪與王宇光,找出身體新的可能性,他自己也以首支影像作品「插花」春鬥行列,盼讓春鬥有更多元的形式呈現。蘇文琪與王宇光兩位編舞家在記者會上,對這次合作都充滿期待,也提到了「春鬥2024」將是他們首次與多位(5位)舞者合作的作品,是過去所沒有的經驗,非常挑戰。

蘇文琪曾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Arts@CERN科學藝術駐村藝術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作品結合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的概念與形式,重新思索表演藝術的可能性。「不管是疫情、通膨、烏俄戰爭,大時代下微小的個人,如何迎接混沌不明、巨大的變化?」她的新作《可以是無題》將以在法國結識,因戰爭逃亡至巴黎的烏克蘭舞者身體經驗,透過與雲門舞者的合作,以聲音與觀察投射微小的身體狀態,提升至對社會與自然的反思。

「過去在春鬥,我是擔任舞者,這次是編舞,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王宇光曾是雲門2的舞者,目前是「微光製造」藝術總監,他直言睽違十年,再次回到「春鬥」舞台,對他來說是很珍貴的事。王宇光分享,離開雲門成立舞團後,遇到疫情衝擊,很多事都停擺,讓他不斷自問劇場大中存在的意義,直到去年他在維也納音樂廳,目睹一名觀眾聆聽音樂時,隨著音待忘我舞動身體,讓他恍然大悟,「這或許就是某種劇場當下存在的意義」,而誕生新作《BE THERE》,他期待在春鬥中能透過舞蹈引領觀眾,回到與現場共鳴的身體感受中,引發觀眾對於「我們為何在此?」的不同想像。

鄭宗龍的《身土》則是與影像攝影師全明遠合作,以微距高速攝影技術,貼近拍攝舞者的身體電影,藉此探討身體和土地的關係。他說,《身土》來自佛教《維摩經疏記》中「身土不二」,指身體和環境是沒有分別,「我也渴望大家看完影像後,回頭反思所處環境的狀態。」

「春鬥2024」5月25、26日在雲門劇場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