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一麥 文/星雲大師 |2024.02.18 語音朗讀 8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我們對於一個人平時講話總是喜歡「誇大其詞」,與事實相距甚遠,就說那個人很「誇張」。在宗教裡,有些宗教徒也很喜歡誇耀他的信仰,總是不著邊際的把他所信的,或者各種神話、各種榮耀,說得像是天上少有、地上無雙。像這樣子言過其實、沒有數據的信口誇張,其實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比方說,我在這裡等你,你把我等死了!只不過是等的時間久了一點,哪裡就真的把人給等死了呢?或是等了五分鐘,就說:我等了你半天了,你怎麼現在才來?甚至於很多人都讀過、也唱過的〈滿江紅〉,第一句話就說「怒髮衝冠」,怒髮真的能夠衝冠嗎?乃至成語「淚如雨下」,眼淚流下來真的像下雨嗎?像這些都是過度誇張的形容詞。圖/unsplash佛教當初在印度弘傳,信徒也是對佛陀過分的表示虔誠,對於佛陀的事蹟、佛陀的修行與生活,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要有一點蛛絲馬跡,就說得天花亂墜。例如,佛陀在伽耶山苦行修道,每天以麻麥充飢,結果佛教徒就把他說成只吃「一麻一麥」。試問,一粒麻、一粒麥,能維持生命嗎?他必定不是只有吃一粒麻、一粒麥,而是一些麻、一些麥,可能不是很多,但也不能形容成「一麻一麥」,那是不合情理的。另外,又說佛陀在伽耶山打坐時「雀巢灌頂」,鳥雀在他的頭頂上都做了窩,這也是有問題!因為難道佛陀在那裡打坐的幾年期間,都不起來大小便嗎?那麼起來的時候,雀巢在他的頭上,那窩呀、蛋呀,怎麼處理呢?這個應該是說,佛陀在打坐的時候,鳥雀都不畏懼他,都可以自在的站在他的頭頂上。當然,可能只站了一會兒就飛走了,或許有這樣的事實,但也不能形容成「雀巢灌頂」。圖/unsplash我們對於偉大的佛陀表示崇敬,應該是要讚美他的人格,讚美他的道德,讚美他的慈悲,讚美他的智慧;但不需要用一些神話般的傳說,也不需要像形容神狐鬼怪的那種方式來形容佛陀。佛陀是不需要靠那許多神奇怪異來表現偉大的;佛陀是表現他的人格崇高,表現他的福慧圓滿,表現他的慈悲、威德。佛陀關懷社會,拯救眾生苦難,尤其他所證悟的真理,能讓人獲得解脫;佛陀是一位智者,是一位覺者,是一位超凡的、偉大的人,我們不可以太過分的把他神奇化、靈異化、迷信化,這反而減輕了偉大佛陀的聖格。我想,我們對於佛陀的其他方面,也都應該做如是觀。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26 不老不壞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27 出家與還俗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我在眾中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三世因果經》的 管理學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三世因果經》的 管理學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4-4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我在眾中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三世因果經》的 管理學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三世因果經》的 管理學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