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小技巧 緩解日常病痛 文/賴聖芳(芳喵) |2024.02.17 語音朗讀 7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果有低血壓,可多走動帶動血液循環。(示意圖) 圖/Pexels每個人應該像愛自己的寵物那樣,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示意圖) 圖/Pexels如果有胃食道逆流、胃脹氣,可少吃澱粉食物、少量多餐,入口第一口食物是蛋白質。(示意圖) 圖/Pexels做腹式呼吸、冥想,可降低血壓和心跳。(示意圖) 圖/Pexels 文/賴聖芳(芳喵)每天面對各種症狀是很難熬的事情,痛苦不說,還在生活上造成很多困擾,時間長了,很容易會覺得厭世,還沒久病成良醫就已經想先自我了斷了。我聽過幾個自殺離世的案例,都不是我的讀者,很惋惜沒有早點讓他們看到我的文章,給他們提供一點希望。當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卻又沒有看到希望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有輕生的念頭。也有少部分讀者會跟我說,實在受不了了,很想自殺,讓我很擔心。為了不要再有遺憾發生,如何面對每日的病痛就成為很重要的事。許多醫師會交代病人,不要太過度關注身體,會搞得自己很焦慮,而焦慮會使症狀愈來愈嚴重。「凡是你關注的,必會被放大。」但是,如果沒有一件可以抓住你注意力的事情,注意力會被痛苦的症狀強力拉走。所以,一定要找一件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尋找可減輕症狀的方法不是每種症狀都能找到舒緩的方法,所謂舒緩,通常也不會是讓症狀完全消失,多數都是減輕到比較能忍受的程度而已。要讓症狀完全消失,仍舊是得等待自律神經恢復健康。但是只要眾多症狀中能減輕幾個,就可以使你的痛苦程度大大下降。我舉一些例子:‧胸悶或呼吸困難:你可以開冷氣、聞綠油精。‧反胃:你可以吃清淡、味道不強烈的食物,甚至是常溫的食物,溫度不高就比較不會有太多味道。‧胃痙攣:你可以熱敷胃部,再加上喝溫熱的水。‧胃食道逆流、胃脹氣:你可以少吃澱粉食物、少量多餐,入口第一口食物是蛋白質。‧過敏:你可以洗澡不要用太熱的水,使用無刺激性的沐浴乳、乳液,擦金貝比、施美藥膏止癢,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低血壓:你可以洗澡用熱一點的水,吃鹹一點,別讓自己肚子餓,多走動帶動血液循環,但別做激烈運動,容易暈。‧口乾:多喝水,一次一口就好,吃酸梅、嚼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肩頸痠痛、肌肉緊繃、頭痛、頭麻、手腳麻:你可以做物理治療,以徒手或機器做針對性處理。‧腹瀉、便祕:你可以挑選對這兩項有幫助的益生菌。比如瑞士乳桿菌、鼠李糖乳酸桿菌等。‧血壓偏高、心跳過快、心悸:你可以多做腹式呼吸、冥想,這兩種是科學實證能降低血壓和心跳的方式。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繁多,我無法一一舉例,而且許多症狀都是因人而異的,自然適用的方法有時候也是有個體差別。所以,你可以找我私訊討論,或是多跟你的親朋好友討論,集思廣益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然後實驗出適合你自己的方式。我經常在社團或社群看到大家互相交流,但是,因人而異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別人建議的方式,你要評估一下對自己會不會有反效果。別對症狀不耐煩和生氣許多人會用「克服」、「抗戰」來看待身上的病痛,這種心態會讓你把病痛視為「敵人」,一個外來的、讓你痛恨厭惡的東西。當你無法馬上「克服」、「對抗」症狀的時候,就很容易會不耐煩、厭惡、生氣。這樣不但讓你情緒很糟,進一步刺激到自律神經,同時,你的注意力也會完全放在症狀上,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快要抓狂或是直接就抓狂了。所以,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待病痛。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很多,也許是過勞、日夜顛倒、攝取過多咖啡因、手術、意外受傷、過度運動、工作壓力、人際壓力、個性造成容易壓力大或過於緊繃、創傷壓力症候群、更年期、懷孕生產等等,最大宗的原因還是壓力的問題。在這眾多看起來好像跟壓力無關的因素中,大多數實際上仍舊是屬於沒有把自己身心照顧好的關係。狀態不是太好的自律神經,在更年期、懷孕生產或任何可能對自律神經造成刺激的事情發生時,很容易讓這些因素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我們要持有的角度就是「是我之前沒有照顧好我自己,所以現在生病了,身體沒有對不起我」,身體生病了已經很可憐了,你怎麼忍心再對它生氣呢?想像身體是你的孩子,孩子生病了,你會怎麼對待他?正常來說會是溫柔、充滿愛、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安慰他,對吧?這才是你該對待身體的態度。有位讀者,我建議她不要厭惡自己那生病的身體,要善待、要疼愛自己的身體,她說,「那我把身體當好朋友那樣對待好了」,我說,「好朋友也有翻臉的時候,不如當成寵物吧!你一輩子都會寵愛他。」過了一陣子,她自己發揮創意,把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想成了一隻黑貓和一隻白貓,還畫了一幅圖,兩隻貓互相合作,也會一起教訓她,讓她知道何時該放過自己、好好休息,教她調整想法,教她覺察自己的情緒,看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換了一個角度去看待你的身體、你的病痛,你的感受就會完全不一樣,日子也就不會再那樣難熬了。症狀當然還是存在,但至少你不會再任由自己增加它的嚴重程度,也不會再因為厭惡而提升難受的程度。(摘自《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方舟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女星1年減重50公斤引熱議 醫師籲健康減肥 下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青光眼正確診斷 不只測眼壓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你不必總是為別人而活! 與自己相遇的三個練習一分鐘降血壓操, 比走路、減鹽還有效!【養眼專欄】病毒性結膜炎會傳染, 注意清潔問題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