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牙痛別衝急診 先評估症狀程度

 |2024.02.14
2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春節連假期間,不少醫療院所也跟著休息,而過年期間團圓聚餐、年節點心不停,口腔健康應該注意什麼?若是口腔出問題,究竟是否應該去急診就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顯微根管治療中心主任張添皓依據症狀程度,分成3種類型,呼籲民眾把牙科急診留給需要的病人。

張添皓在臉書粉絲專頁「張添皓醫師的牙髓診療室」貼文盤點,臨床上10大引起牙痛牙齦長膿包的飲食,別為1.糖果、甜點;2.酸性食品;3.硬質食物;4.纖維較粗食物;5.韌、耐嚼的食物;6.黏性食物;7.含有小碎骨或硬殼、小碎硬顆粒的食物;8.過熱或過冷食物;9.酒或酒精飲料;10.含糖、酸性飲料。

張添皓表示,急診牙科並非治療牙齒,而是緊急處理。若是出現恆牙撞脫落、面部外傷骨折、頭頸部感染、下巴脫臼、血流不止等狀況,應該立刻急診求助,屬於「紅燈」。

若為乳牙撞脫落、牙齒搖晃沒脫落、牙齒斷裂牙髓、神經暴露、牙齦腫流血、嚴重牙齒面部疼痛等為「黃燈」。張添皓說,急診檢傷時可能會被分類至第5級或是被退貨,多數狀況自己處理後可以緩解,如服用消炎止痛藥。

「綠燈」部分則包含輕微牙外傷、乳牙自行脫落、牙周病、自行止血的傷口、中部以下的牙齒痛、假牙脫落等。張添皓表示,這類症狀通常不需要去急診,可以在假期後與牙醫約診。

若是春節期間有牙醫急診需求,可至衛福部口腔健康司「113年春節醫院牙醫急診提供一覽表」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