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漂書箱 城市新亮點

 |2024.02.14
661觀看次
字級
印尼青年法瑞德2021年開始,在家門口打造木製書櫃Bookhive,當作免費書本交換站。圖/中央社
特里茲白天是圖書館館長,下班後他會拍影片,分享閱讀的好處。 圖/取自Mychal Threets臉書
雅加達有16個地點設置Bookhive漂書箱,不僅是愛書人的聚會地點,也成為城市亮點。圖/取自IG@jakartabookhive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3年前疫情衝擊,印尼雅加達許多大型書店紛紛歇業,在此期間,街上卻出現書本交換站──漂書箱Bookhive,幕後推手是印尼青年法瑞德(Farid Hamka),他除了藉此推廣閱讀,也希望把雅加達打造成一個閱讀城市。

Bookhive是具北歐風格、宛如蜂巢的木製書櫃,2021年開始出現在雅加達街頭,隨著Bookhive知名度大增,法瑞德獲得雅加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讓他在公園、捷運站等16個地點設置漂書箱,不僅是愛書人的聚會地點,也成為城市新亮點。

今年30歲的法瑞德表示,因長年空汙和交通阻塞等問題,他一直都不喜歡雅加達這座城市,但新冠疫情期間,通勤人數銳減、空氣變清新,他逐漸喜歡上雅加達,也開始思考如何回饋自己生長的土地。

珍惜書櫃 民眾主動維護 

曾在英國留學的法瑞德分享,倫敦人很喜歡閱讀,「遊民、通勤人士都愛看書,就像聊電影和戲劇一樣,人們也討論書籍,整個城市四處都能看到書的影子」,他希望能在自己成長的城市分享書籍、推廣閱讀,因此先在家門口設立Bookhive,邀請設計師友人製作歐式風格的漂書箱,沒想到在社群媒體走紅,第2個月立刻增設4個漂書箱,還得到私人公司贊助。

法瑞德說,很多人希望他們能設立更多的漂書箱,因為這對愛好閱讀的人有很大幫助。他解釋,雅加達的圖書館不多,加上實體書店的書籍價格昂貴,因此人們認為,漂書箱有助在雅加達的公共場域閱讀。

免費提供書籍交換的Bookhive成立至今邁入第3個年頭,法瑞德透露,雖然曾有人偷書去販賣,但大部分民眾都十分愛惜漂書箱,且有意識地共同監督和保護它,「漂書箱是靠社區民眾一起維護,我們會在書上蓋章,確保這些書不會流到市面上,而是免費供民眾閱讀」。

法瑞德認為:「閱讀能帶來希望,養成閱讀則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未來計畫在火車車廂設置漂書箱,讓閱讀理念推廣到印尼各地。

無獨有偶,美國加州一名圖書館職員米高.特里茲(Mychal Threets)為了推廣閱讀的好處,在社群媒體上拍片,把讀書心得或館內小故事,以吟遊詩人方式說給大眾聽,讓不少人對圖書館改觀、重燃對閱讀的熱情,特里茲表示:「我的工作是讓人們回到圖書館。」 

拍片說書 打造故事花園

特里茲是加州費菲爾德公共圖書館(Fairfield Public Library)的館長,白天他陪伴孩童讀書,下班後就忙著拍片,鼓勵大眾走進圖書館,堪稱閱讀界網紅,特里茲分享:「要尋找樂趣,不難,只需一張圖書證。」

目前特里茲工作的地方,就是陪伴他長大的樂園,特里茲回憶:「小時候我內向,僅有的朋友就是書本。」在家自學的他,經常在圖書館打發時間,8歲特里茲患上焦慮症和恐懼症,但只要走進圖書館,就感到安全和舒服。

特里茲用獨特的方式重現圖書館價值,媒體形容他像是吟遊詩人,把圖書館打造成一座故事花園,他認為:「不管你是少年、成年人,都可以在圖書館找到適合的書籍。在圖書館裡,每個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