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造林碳匯 水利署攜手地方盼成淨零標竿 |2024.02.10 語音朗讀 5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水利署在南投竹山啟動全台首例造林碳匯專案,預期可獲1008噸碳匯,且長期致力蝴蝶保育,目前園區吸引台灣保育類黃裳鳳蝶在內60多種「嬌客」。圖/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水利署在南投竹山啟動全台首例造林碳匯專案,預期可獲1008噸碳匯,其中地方參與功不可沒,由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認養維護,堅持絕不灑藥,完全以人工除草,協會也長期致力蝴蝶保育,目前園區吸引台灣保育類黃裳鳳蝶在內60多種「嬌客」。一下國道三號竹山交流道,綠意盎然景色映入眼簾,這裡是水利署第四河川局轄下的東埔蚋溪木屐寮生態滯洪園區,占地達22公頃。近期加入淨零生力軍行列,2022年辦理植樹碳匯專案,種下5500株樹木,預計30年可得到1008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匯。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副局長張朝恭表示,2001年桃芝颱風後,徵收土地作為防災池,並由當地協會參與環境營造等認養工作,作為環境教育場域,近年已設置步道和親水等設施。談及造林碳匯專案,張朝恭表示,由於碳匯專案申請前需進行周遭環境調查,也委由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記錄,「一草一木由協會照料,他們最了解當地生態。」張朝恭表示,碳匯專案目前種植5500株,包括光臘樹1500株、相思樹1500株、樟樹1000株及楓香樹1500株,皆為台灣原生種;交由協會協助照料和維護,目前樹木生長狀況不錯,小樹苗已從原先50公分長高至1.5公尺。種樹示意圖。圖/FREEPIK回憶起當初與水利署討論碳匯計畫,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林麗娟坦言,「其實我們也是一張白紙」,向專家學者請教,及歷時近半年環境調查後,團隊成員學習到如何計算樹木的碳吸收量、觀察樹木分叉等現象。林麗娟說明,透過丈量樹徑和樹木高度,可換算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當量,若周遭有新長出的植物,並具碳吸附效果,也可計算碳匯;此外,樹木分叉點若在人的胸高、約1.3公分以下,可視為2棵樹,也可以增加碳匯。秉持著對環境友善的堅持,林麗娟表示,園區內絕不灑藥,採取百分之百的人工除草,過程雖然辛苦且費時,但成果顯現在園區豐富多元的生態,像是光蠟樹為獨角仙喜歡棲息的樹種、樟樹葉子為鳳蝶幼蟲的食物來源,園區內的其他食草和蜜源食物也吸引許多「嬌客」停留。東埔蚋溪園區內的蝴蝶保育計畫已執行多年,林麗娟表示,目前調查蝴蝶超過60種,包括台灣現存最大型蝴蝶、且為保育類的黃裳鳳蝶,以及麝香鳳蝶家族體型最小的紅紋鳳蝶。由於生態保育有成,林麗娟指出,通常春、夏季為賞蝶季節,但現在園區內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紅紋鳳蝶,也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賞蝶。對於全台首例造林碳匯專案,林麗娟期盼未來成功取得認證後,可以成為台灣造林碳匯的示範園區,讓外界更加了解碳匯專案如何進行,協會也將持續維護園環境,向外推廣,讓更多人認識竹山的生態之美。圖/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提供 前一篇文章 改善步道砍老菩提樹?高市教育局啟動調查 下一篇文章 壽山黑熊「波比」一站成名! 過年上工靠起立吸客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詩】覺有情2025.07.0207【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8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