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環保署21日表示,儘管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煤炭使用不減反增,但歐洲聯盟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至2006年間仍減少7.7%。若歐盟能繼續維持像這樣的減碳功效,將可望達成京都議定書所要求的減碳目標。
1990年是京都議定書要求各國承諾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基準年,這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要求已簽署和批准條約的工業國家削減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簽約國的努力耕耘下,也漸漸讓歐洲聯盟國家展現節能成效。
歐洲環保署在年度報告中指出,若歐盟繼續維持這個減排步伐,將極有可能落實京都議定書承諾,也就是在2012年以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的排放量減少8%。
根據統計,歐盟27個國家2006年在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前一年相較持平。不過,大量使用燃媒獲得電力和熱能,導致此項目的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前一年增加1540萬噸。
歐盟得以降低排放溫室氣體主因,來自於化學工廠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降低。不過,身為工業大國的美國至今卻仍未簽署京都議定書,也使得節能成效無法真正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