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震後奇蹟屹立 台灣藝術給人希望

 |2024.02.02
1073觀看次
字級
「豪華朗機工」作品〈家靜〉以珠洲房屋上面常見的瓦片當創作素材。圖/文化部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元旦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強震屆滿一個月,受到地震、海嘯侵襲的珠洲市面臨毀滅性的災難,但在珠洲海岸旁的台灣藝術團隊作品〈家靜〉竟奇蹟般完好,彷彿為當地災後重建帶來一線曙光。

能登半島強震,已知238人死亡,位於半島北方的珠洲市死者至少101人,是災情最嚴重的城鎮。珠洲市長泉谷滿壽裕表示,「珠洲市遭遇了可謂毀滅性的災損,有些地區還立著的屋舍不到1成,9成屋舍不是全毀就是幾乎全毀。在遭遇如此巨大災變之際,承蒙台灣的馳援,真的很感謝台灣」。

以藝術為基礎 創造新地方

泉谷去年訪台,是為了舉辦、宣傳由日本策展人北川富朗策畫的奧能登(輪島市、珠洲市、穴水町、能登町)國際藝術節。去年秋季舉辦第3屆,邀請請台灣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作品〈家靜〉,在名列日本百大海岸的珠洲市鉢之崎海岸展出,成為該藝術節最大的亮點之一。

豪華朗機工成員包括張耿華、林昆穎、陳乂等人,在去年9月初時親自赴日安裝作品,並與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同出席開幕式。豪華朗機工表示,他們長期關注環境跟社會的議題作為創作核心,透過共創或是凝聚記憶的方式作為創作手法。

豪華朗機工的粉絲多,有不少台灣人特地到珠洲市觀賞作品。泉谷說:「覺得台灣人真的很親切,有溫暖的心,去年有很多對現代藝術有興趣的台灣人來訪,我正想說期盼今後也能與台灣民眾深化交流之際,未料遭遇大震災。」

針對台灣作品〈家靜〉安好無損。他表示:「雖然珠洲很多屋舍傾倒毀損,但奧能登國際藝術節本身沒毀,期盼今後以藝術為基礎,創造新的地方、新的工作機會,讓市民安居樂業。」

「豪華朗機工」作品〈家靜〉以珠洲房屋上面常見的瓦片當創作素材。圖/文化部提供

520瓦片 祝當地漸入佳境

奧能登國際藝術節為每3年在日本珠洲市舉辦的國際藝術節,以「最偏遠的藝術節、美術的最先端」為理念,期盼藉由藝術節促進地方創生。去年5月珠洲市發生震度6的地震,對當地造成災情,藝術節主辦單位曾思考是否停辦第3屆,但期盼藝術節成為災後協助地方重建復興的曙光,因此決定延期3周舉辦。

〈家靜〉是由520片以珠洲房屋上面常見的瓦片作為創作素材組成,當自然強風吹過風動裝置時,瓦片會產生象徵生命力的呼吸;目前通往鉢之崎海岸的唯一道路,兩旁屋舍嚴重傾圮毀損,就連當地重要的信仰據點菅原神社也是一片殘破。

泉谷說:「道路柔腸寸斷,恐怕2、3年才能修好,原本奧能登國際藝術節原訂2026年辦第4屆,現在可能需等更久。」

豪華朗機工則指出,〈家靜〉的諧音「佳境」,是想透過作品對災後重建的小鎮許下的祝福;且瓦片是家的象徵,然而隨著人口外移與產業沒落的影響,當地製瓦工廠逐漸消失。

透過藝術節主辦單位的協助去收集、匯聚在地居民的備用瓦或廢棄瓦,作為眾人為這件作品再次凝聚家的一種象徵,希望透過藝術的方式,為在地帶來新的希望、新的象徵。

日本元旦發生的石川縣能登半島強震,造成重災區珠洲市9成屋舍毀壞,目前仍有約1600人顛沛流離,過著避難生活。圖/中央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