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特殊的機緣讓我訂閱《人間福報》,一訂就是好幾年。閱讀福報總是讓身處在吵雜紅塵中那顆不安的心慢慢安靜下來;讓我困惑、迷失的心找到歸屬之地,露出微笑。
翻閱5月31日「閱讀現場」,訝異的看到〈陽光‧綠樹‧野花─張又然 嚴淑女 再見小樹林〉,那不是介紹我的新書《再見小樹林》嗎?興奮的閱讀周旻樺小姐撰寫的文章,非常感動。她將書中我們要傳達愛護自然、尊敬萬物、與傾聽生命互動消息的意象做了極佳的詮釋。她也寫出如何讓孩子和曾經是兒童的成人的心靈空間寬大而不被塵勞所矇蔽的方法。閱讀圖文、閱讀自然、傾聽自然的聲音,在心中種下一顆小種子,細心的灌溉,未來人類必可見一片心靈自然蓊鬱的大樹林。能有這種與讀者心靈分享交流的感動,是身為作家最歡喜的事。因此非常感謝作者用心閱讀之後呈現的好文章。──台東/嚴淑女
貴報6月8日「醫藥版」報導「當憂鬱碰到信仰」座談會,有病友現身表示「醫療是支撐的拐杖」,同時認為從宗教力量可以獲得身心的釋放,這在宗教界是有共同的肯定的。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永興,提出「正信宗教」的力量,信仰協助人們正面思考,透過實踐、奉獻、與關心,來告訴人們生命是有意義的,的確有助於憂鬱症患者走出憂鬱生活。
董氏基金會董事、好鄰居基金會董事長賴東明先生提到:「相信罹患憂鬱症的人,會有得到陽光的一天。」該文標題為「憂鬱症病友快找陽光」。陽光在哪兒?我從自己身邊幾位朋友的例子,發現患者自己應該有「迎接陽光」的心願,決心亦不容身心受憂鬱「禁梏」,否則任性浸淫在自己情緒幻想中,仍難跳脫。
──台北/吳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