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人金聖嘆批閱《西廂記》時,曾留下了一段珍貴的筆記,追述他自覺一生中最快樂的點點滴滴。這三十三則「不亦快哉」,出自陰雨連綿的日子裡,作家和朋友共享的美好回憶。
其中第一則描述道:盛夏時節,火紅的太陽停滯在天空,無風無雲,庭院猶如一座洪爐,鳥兒全躲藏了起來,而人身上的汗水如縱橫交錯的溝渠。這時即使美酒佳餚在前,也沒有一點食慾。想睡個午覺,地面蒸騰得濕濕黏黏,蒼蠅又來環繞頸間,揮之不去。
行文至此,讀者能不對燠熱的暑氣,感同身受?接著,金聖嘆筆鋒一轉,正嘆無可奈何之際,天空突然烏雲和雷電齊聚,恍如大黑轎車疾駛而來。其後暴雨雷霆,聲勢澎湃得像數百萬個金鼓齊奏。頃刻屋簷下一排排盛大的水流,比瀑布還壯觀!
這位被後世稱為十七世紀,中國最重要的印象派文學批評家,就在這場滂沱大雨中,頓感涼爽愜意,然後開心地吃起飯來了。快樂有時就是這麼簡單,而文人的生活小品,其簡勁的筆力往往牽動了讀者感官經驗中的每一條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