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曲小姐於因為視力減退、色調改變還有畏光及物體重影現象,經醫生診斷並施予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恢復,但數月後開刀的左眼視力又降,看東西彷彿隔一層毛玻璃,醫生檢查出是「續發性白內障」,也稱「後白內障」。
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指出,會造成二次白內障的原因,多和病人年齡、手術方法及本身為青光眼、糖尿病患者有關。統計顯示,2020年有逾24萬人次接受白內障手術,研究顯示,約有3成病人會有術後續發性白內障。
洪啟庭說,曲婦在第一次白內障手術後,狀況正常,左眼視力回復到裸視0.9,但是手術數個月後,原先開刀的左眼於夜間看東西呈放射狀,白天看物體也如同被毛玻璃或塑膠袋擋在眼前,經檢查裸視已從0.9降到0.6,人工水晶體後方的後囊也出現皺褶。
醫院為她安排雅鉻雷射,患者只要坐在雷射機旁,經散瞳後再予眼部麻藥,醫師為她做雷射震波,震波經角膜、瞳孔而達到後囊。患者術後可返家,翌日回診,曲女視力重回裸視0.9。
洪啟庭說,後白內障不同於白內障是水晶體整體混濁,此現象只會出現在有動過白內障手術的病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