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號任務告終 累積飛行距離為原計畫14倍

 |2024.01.26
329觀看次
字級
NASA 25日表示,火星直升機「創新號」是首架在另一個星球上實現動力飛行的飛行器,如今它已無法再飛,但已比原訂時間長很多。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直升機「創新號」是首架在另一個星球上實現動力飛行的飛行器。25日NASA表示,它已無法再飛,任務就此告終,但已比原訂時間長很多。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報導,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在上傳到社群媒體的影片中表示,「這真是悲喜參半的感覺,我必須宣布,創新號(Ingenuity)已完成在火星上的最後一次飛行」。

NASA表示,創新號在倒數第2次飛行時,曾緊急著陸;1月18日最後一次飛行中,創新號與火星探測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失去聯繫,它準備降落時,正以離地約1公尺的高度飛行。

NASA表示,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工程師第2天恢復與創新號的聯繫,數天後拍攝的圖像顯示,其中1個碳纖維旋翼葉片受損。尼爾森說:「我們正在調查葉片撞擊地面的可能性。」

2021年2月,毅力號載著創新號登陸火星表面,這趟任務最初的計畫是在30天內於火星上展開5趟短程飛行,後來演變成近3年約72次飛行的科學試驗。NASA表示,創新號多次飛行累積的總距離是原訂計畫的14倍。

這趟任務最初的計畫是在30天內於火星上展開5趟短程飛行,後來演變成近3年約72次飛行的科學試驗。圖/美聯社

創新號於2021年4月首度飛行,在火星表面離地39秒。NASA官員當時欣見這架重1.8公斤的太陽能動力飛行器達成的成就,認為這有助於為火星及太陽系其他地點的空中探索打造一種新模式,例如金星和土星的衛星泰坦(Titan)。

創新號外觀像是一個有4條腿的盒子,配有2組旋翼,是為了在稀薄的火星大氣中飛行而設計;在這樣的大氣中飛行,比地球上的類似飛行器需要更多動力。

在首次飛行中,創新號依照計畫爬升到離地3公尺的高度,然後原地盤旋並轉向96度,接著安全著陸。

創新號一開始就試飛成功,讓它能在火星上發揮更大效用,並利用其微型攝影機協助毅力號偵察目標位置。NASA表示,創新號存續了近1000個火星日,當中也包括火星寒冷的冬季。

NASA表示,工程師將對創新號進行最終測試,並從其機載電腦下載剩餘的影像;目前毅力號距離太遠,無法拍到創新號最後的安眠之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