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官19世紀台灣寫真帖 國家攝影中心線上開展 曹麗蕙 |2024.01.11 語音朗讀 6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中,有一幀照片是農民正指揮著耕牛進行整地,忙著在插秧前做好準備。農夫腳下踩著的器具為「割耙」,以原木製作而成,是一種用來整平農田的碎土工具,可將牛犁翻出的土塊割碎。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19世紀台灣西部與澎湖群島的婆娑美麗,使法國駐東京大使館少校皮摩丹伯爵到訪後難以忘懷,而寫下回憶錄,並以珂羅版印刷術將他拍攝的早期台灣、澎湖照片共54張,製作成寫真帖回贈給接待他的友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特別推出寫真帖的線上展覽,開放公眾一窺法國軍官眼中驚豔的福爾摩沙。國家攝影中心邀請成大藝術研究所教授王雅倫,針對寫真帖照片及皮摩丹伯爵回憶錄研究,規畫「法國少校非典型的異鄉行–《台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線上展。在這本寫真帖中,呈現了日人精心安排的參訪點,出訪首站是福爾摩沙台灣, 隊伍從基隆登陸,由日軍的帶領下,行經台北、新竹、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澎湖馬公等各地的影像,皆攝入於這外人的相機之內。「法國少校非典型的異鄉行–《台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線上展中,可以看到皮摩丹伯爵拍攝台灣各地的影像,照片中的建物為昔日媽宮(馬公)城南邊一城門,大多數文獻皆指出此為南門「迎曦門」(也稱迎薰門),門外設有官用碼頭。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旅程帶給皮摩丹伯爵滿滿的回憶,他原設定來此觀察1895年時日人在台灣接收上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方式。然而其鏡頭最終望向令他動容的在地日常:挺著脊樑工作的農夫和水牛、傳統的建築、信仰的廟宇文化等;他並跟著日軍走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前一年征戰的足跡,並特別去憑弔於中法戰爭中在澎湖染病身亡的法軍將領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 1827-1885)。國家攝影中心表示,這趟行程紀錄日軍活動的畫面不多,倒是台灣美麗的景色讓他憶起位於法國中部的家鄉,以至於回到日本後,皮摩丹少校積極印製這本寫真帖。其珍貴性和稀有性在於此帖提供了台灣在十九世紀面對政權轉換以及被殖民後,既是民間的也是軍方的第一眼觀察。這張照片中,法國少校皮摩丹伯爵拍攝到的建物,是19世紀末期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Holy Rosary Minor Basilica-Cathedral),簡稱玫瑰堂,俗稱前金天主教堂,採長方形巴西利卡式(Basilica)平面。打狗玫瑰聖母堂座落於愛河橋畔,位於今高雄苓雅區,是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國家攝影中心也指出,寫真帖另外值得一提的特色是由珂羅版印刷製成(collotype;phototypie),這是一種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術。珂羅版能夠忠實地反映影像的原形,層次也比較豐富,但是與照片相比,成像仍相較模糊。而中心典藏的《台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寫真帖即為相當罕見的珍本,書名頁以法文標示了出版者為日本當時攝影及印刷出版的名人小川一真,出版於東京,應是皮摩丹少校在此行後於日本委託小川一真進行印刷工作。 前一篇文章 愈晚天氣愈冷 一路冷到明天! 下一篇文章 暖冬影響櫻花周期 今年提早約17至19天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翡翠水庫支援發電 台電須付補償費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APEC林信義進場與國旗同框陸勝1號操演 女兵不讓鬚眉 作者其他文章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