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公告「113年電子簽章解決方案服務能量登錄申請機制」。圖為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近日公告「113年電子簽章解決方案服務能量登錄申請機制」,開始受理業者申請;數位部表示,透過登錄機制,盤點國內電子簽章技術服務能量,除可提升業者服務公信力,亦可協助相關技術服務業者,擴大產業服務商機與規模。
數位部說明,本能量登錄中所稱之電子簽章的法律定義為「依附於電子文件並與其相關連,用以辨識及確認文件簽署人身分、資格及電子文件真偽者。」,讓用戶可以在線上簽署電子文件,不再需要紙筆,且依然能夠具有法律效力,也俗稱電子簽名。
數位部指出,為了兼顧傳統瀏覽文件的習慣,目前有些電子簽章服務也能做到將有演算法為基礎的簽章圖像化,使用者自己的圖像,例如簽名、符號、圖像等等,也容易造成簽名圖檔與電子簽章的混淆。
民眾平常用手機或平板在電子文件上簽名,或是在電子文件上附上簽名圖檔,數位部指出,普遍認為一般圖片檔加入簽名、或簽名圖檔放在文件上即具有電子簽章法法效力,但單純簽名圖檔並非電子簽章法所認定之電子簽章。
數位部於去年6月27日公告「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8月25日預告結束,10月已經送到行政院,此次公告之電子簽章解決方案服務能量登錄申請機制,算是修法後的配套機制,透過登錄機制,可讓想導入電子簽章服務的企業了解有那些方案可選擇。
數位部表示,為健全台灣電子簽章技術服務業發展環境,特規畫建立電子簽章解決方案服務能量登錄機制,期透過具公信力之登錄機制,盤點國內電子簽章技術服務能量,建構國內電子簽章產業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