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高被引學者數中國科學院首超哈佛 居世界第一

 |2024.01.03
373觀看次
字級
中科院轄下有百餘個研究機構,圖為所屬「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所在的懷柔園區。圖/取自中科院官網

【本報綜合報導】優秀研究人員聚集的研究機構在哪?日經中文網報導,英國調查公司Clarivate(科睿唯安)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科學院超過美國哈佛大學,首次排到第一名。而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和對科學技術的投資推動下,在各國和地區所佔的份額方面也擴大到了近2成。

報導稱, Clarivate根據論文被引用次數,調查質量高的研究成果。因為越是出色的成果,越是受到其他研究人員關注,越是作為先行研究被其他論文引用。Clarivate將過去10年多次執筆排名前1%的論文的研究人員定義為「高被引學者(HCR)」,從2014年開始公佈。

在11月中旬公佈的2023年版名單,是從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選出了6849人。面向化學及物理學等20個領域,但不包括一直統計到上一年的數學領域。

在研究機構中,中國科學院的高被引學者人數有270人,超過了之前一直排名第一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大學2023年的這一人數是237人。清華大學有78人也進入前十。而日本排在最前邊的是東京大學的11人,為第114名。

報導說,中國科學院是中國大陸政府直轄的科學技術機構,旗下有100多個研究機構。有大約6萬名研究人員,其中約3萬人是教授或副教授。而東京大學的教職人數約為8000人,其中教授或副教授約為2000人。得到政府支持,中國科學院在上海市及北京市等地設立大型放射線設施等,研究環境也很完善。

熟悉中國大陸科學技術的公益財團法人「Life Science Foundation of Japan」理事長林幸秀表示:「考慮到中國科學院的規模之大,排在第1位並不令人驚訝」。清華大學也呈現出增加趨勢,鑒於這一點,他認為此次的結果反映了中國總體科學技術實力的提高。

報導說,中國大陸一直在採取措施確保研究人才。1997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邀請在海外開展研究的研究人員回國的「百人計劃」。2008年實施了規模更大的計劃。這樣的政策起到效果,研究的量變產生了質變。

但若從不同國家和地區去看「高被引學者」的人數,中國大陸目前為1275人,僅次於美國的2669人,排在第2位。不過,2023年中國大陸在總人數中所佔的比例也達到17.9%,相較於5年前(2018年)的7.9%出現增加。

報導稱,雖然中國大陸的勢頭越來越強勁,但也存在一些課題。在Clarivate授予諾貝爾獎級別研究人員的「Clarivate引文桂冠獎」方面,2023年沒有中國大陸研究人員獲獎。

林幸秀指出:「中國大陸具有獨創性的研究較少」。由於美國和中國大陸在政治上存在對立,科學研究領域的斷裂也令人擔憂。他認為,中國大陸要培養出類拔萃的研究人員,需要向歐美學習並與其展開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