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肆虐全球 阿拉斯加傳出北極熊染疫死亡首例

 |2024.01.03
321觀看次
字級
示意圖。圖/Pexel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目前這一波始於2021年的H5N1禽流感疫情,估計已導致全球數以百萬計野生鳥類和數以千計哺乳動物死亡,連北極熊也未能倖免。

傳染性極強的H5N1病毒正傳播到地球上最偏遠的地區,目前已知有一頭北極熊因禽流感而死。

美國阿拉斯加環境保護廳(Alask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於2023年12月證實這起北極熊死亡案例。

阿拉斯加州獸醫葛勒克(Bob Gerlach)告訴當地媒體「阿拉斯加燈塔」(Alaska Beacon):「這是各地通報的第一起北極熊案例。」

這頭北極熊是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聚落之一烏特恰維克(Utqiagvik)附近被發現。葛勒克說,這頭熊可能吃過染疫鳥類的屍體。

北極熊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上被列為「易危」物種,主因是海冰消失。

葛勒克說,可能還有更多北極熊死亡,但未被發現,因為牠們多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因此「真的得依賴當地民眾,或者正在監測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

在全球各地,也有數以千計哺乳動物因為這種病毒而死,包括黑熊和棕熊。近月在阿拉斯加發現死於這種病毒的物種還有白頭鷹、狐狸和三趾鷗。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保育生物學榮譽教授貝爾(Diana Bell)說:「(這種病毒)已存在於南極洲,如今出現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的哺乳動物身上,太可怕了。」

她說:「不過,我並不驚訝。過去幾年,死去的哺乳動物名單已經一大串。(這種病毒)已經殺死了這麼多種掠食性和食腐性哺乳動物,已不僅是家禽類的疾病。」

報導提到,2023年10月,人類在南極地區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附近的「鳥島」(Bird Island)上,於棕色賊鷗(brown skua)群中發現了南極地區第一例已知H5N1病例。

兩個月後,數百隻象鼻海豹被發現死亡。在其他數個地方,海狗、黑背鷗和棕色賊鷗的死亡數量也愈來愈多。

科學家警告,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如果傳播到偏遠的企鵝種群,可能會帶來「現代最大的生態災難之一」。

H5N1病毒正繼續往南極地區南方傳播。在南極半島尖端的赫羅伊納島(Heroina Island),有一隻棕色賊鷗疑似因感染而死,正待進一步檢測。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南極野生動物健康網絡(Antarctic Wildlife Health Network)負責人杜爾(Meagan Dewar)說:「這不是好兆頭」。

杜爾參與製作的一項風險評估發現,許多南極動物受到威脅,包括海鷗、賊鷗、海狗和海獅。

杜爾說:「分析顯示,南極半島地區的南極物種身上出現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的風險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升高,這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況。」

極地地區的生態系統面對禽流感特別脆弱,因為當地有許多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動物,這些動物從未接觸過類似病毒。極地地區也是「氣候崩潰」下最受衝擊的地方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