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前天才自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所畢業的視障生林文敏,暑假過後將重讀大學;罹患再生性不良貧血的他,為了確保學生身分,以便持續投保學生平安險,使得他必須不斷「升學」。
昨天剛取得正修科大經營管理所碩士學位的林文敏說:「直到死亡那一刻,才會放下書本」。胡宗鳳攝
五十三歲的林文敏育有一兒一女,兒子自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畢業,今年娶妻成家,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女兒還在就讀大學會計系三年級。他昨天表示,兒女都有獨立生活能力,唯有自年輕就未曾工作、一直在身旁照顧他的妻子李珍秀讓他牽掛,希望在離世後留給妻子一些錢。若就學期間過世,他將可獲得最高死亡理賠一百二十萬元。
因著家族有遺傳性的視網膜黃斑病變,林文敏自小學三年級即戴著八百度近視眼鏡,隨著年齡增長,眼疾愈來愈嚴重,併發白內障、夜盲,須藉由放大鏡的視障輔具才能閱讀;但即便如此,他一直保持優異的學業成績。
三十年前,他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農經系,因英文說寫讀都不錯,被網羅成為補教界名師,期間存了不少錢。但二十七歲時因常感到疲累、頭昏,經檢查發現罹患「再生性不良貧血」,其造血功能是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十五年前開始無法工作,並須定期買血、輸血,積蓄漸耗盡,當時年僅三十八歲,醫師預估他無法活過四十歲。
五年前,被鑑定幾近全盲的他,才領到身心障礙手冊,並被列入中低收入戶,此時他與兒女讀書都可獲得學雜費全免,每月還能領到政府生活津貼;但仍須買血維持生命,直到兩年前因病情日益嚴重,才獲得重大傷病卡,從此輸血、看病都只須花掛號費,減輕不少負擔。
但身體愈來愈弱,如今每三個月就得輸血一千西西,且只有在輸血後第一個月才有體力做些事;兩年前,他四處投保,期望能藉由保險理賠,為妻子留下一些錢,無奈保險公司知道他狀況後都拒絕,唯發現學生平安保險不能拒絕「學生」投保,便決定報考研究所。
如今研究所畢業,並礙於教育部補助身障生學雜費每種學制只限一次,因此為了保有學生身分,他又於今年二月報考高雄區四技二專聯招,將在下月參加二年制技術學院登記分發。
「都是要死,躺在病床上也是死,認真讀書也是死」,林文敏無奈地說,未來二技畢業後,若他還能活著,就會再去報考高中或博士班,一直到「躺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