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常因生活及工作壓力有頭痛或頭痛的問題,手術及肉毒治療也具療效。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有常常頭痛或偏頭痛的情形嗎?常見的治療是由醫師診療做藥物控制,但是近年有整形外科透過手術的概念對頭部表淺感覺神經做減壓,藉以打斷周邊神經敏感化放大疼痛的效應。
高雄榮總整形外科近來透過手術方式為患者緩解疼痛,也見療效。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謝宇軒今(12/27)日指出,粗估台灣至少有9%的民眾常有偏頭痛的問題,多是受到中樞神經和周邊神經血管的交互影響。造成偏頭痛臨床表現很多樣,有的則是複雜的神經疾病及症狀。
生活中,不少民眾常有頭痛的問題,辦公室更常見同事因為工作大或是面對棘手的事務頻頻服用止痛藥,也有家庭主婦每每看到調皮的孩子就喊頭痛,還有人習慣於傍晚有偏頭痛。
謝宇軒說,偏頭痛的治療方式很多,對輕症狀或是發作頻率低的病人可以於頭痛前兆開始發生,通常多會以止痛藥緩解疼痛,如果患者症狀嚴重或是頻率高的患者,醫生也會建議使用預防性的藥物治療,但卻沒有一種藥物在臨床上是可以保證有效的,有時候藥物副作用也會讓人難以忍受。
他指出,近年來健保有條件給付的肉毒桿菌注射及降鈣素相關基因肽拮抗劑 (CGRP) 標靶治療,是目前醫學證據被證實可以有效緩解偏頭痛的療法,但需長期使用,所以將手術運用在偏頭痛治療漸成為另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醫學資料報告,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在為患者做頭部美容手術後,意外發現病人的偏頭痛獲得改善而開啟其對偏頭痛手術的研究,如今已成為常規手術之一。謝宇軒說,頭痛手術的概念是對頭部的表淺感覺神經做減壓以打斷周邊神經敏感化放大疼痛的效應。
醫生指出,頭部感覺神經有4個主要的受壓點,包括額頭、顳部 、鼻中膈及枕部,透過術前評估以找到最可能誘發點減壓以緩解頭痛。臨床2011年追蹤69名病人達5年,顯示88%的病人的偏頭痛持續改善,有59%的病 人顯著減少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等,有29%的病人完全改善,且沒有嚴重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