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丙烯等12項產品優惠關稅,經濟部指出,現已盤點出新台幣180億元預算,將加速協助業者找到利基市場,發展高值、差異化產品,提升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大陸將自明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優惠稅率,相關產品的稅率介於1%至6.5%。
工總建議 雙方坐下好好談
為協助業者拓銷和發展高值化產品,經濟部擬以180億元預算協助業者;180億元分別來自產發署技術開發高值化60億元、貿易署出口拓銷方案20億元,以及疫後特別預算100億元。
經濟部長王美花22日與石化產業公協會、相關具代表性的業者,進行雙向交流與座談,總統府資政沈榮津一同出席,聆聽產業界意見。據了解,與會人數約50人。
經濟部指出,與會業者表示,大陸取消石化產品部份優惠關稅措施,短期影響有限,長期而言,因石化產業上中下游高度關聯,具其產業獨特性,因此受影響程度可能會較其他產業大。且拓展海外市場需面臨關稅問題,盼政府提供相關協助,以利產業具對外競爭力。
經濟部表示,將加強海外行銷輔導,協助業者在海外辦理商品說明會及交流會,以及聯合駐外單位、外貿協會等單位,與公協會業者籌組拓銷團。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昨日在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中指出,此事對石化產業影響很大,呼籲政府謹慎處理,建議雙方還是要坐下來好好談。他反問 : 「不能說反正這個數字很小,只占我們出口比重很低,難道人家給10%,你才開始注意?」
循WTO機制 多次要求協商
此外,對於大陸數度暫停台灣農漁產品輸入,農業部強調,已循WTO機制19次提出特定貿易關切並要求協商,但始終未獲回應;並已分散外銷市場降低單一依賴。
農業部指出,依照WTO相關規範,會員間倘有貿易糾紛,一般多先尋求雙邊管道解決,倘有需要,再於相關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如仍未能獲得解決,再考慮是否訴諸爭端解決機制。
在拓銷多元市場分散風險方面,農業部表示,去年主要農產品出口國家出口值依序為美國出口額9.12億美元、日本8.6億美元及中國6.8億美元。而今年1到11月對中國大陸出口農產品4.4億美元,大陸已落居為台灣農產品第4大外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