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23日舉行112學年第一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校務會議代表決議以「舉手」方式表決,最終以111比5票,壓倒性通過「國際政經學院」議案,計畫書將提報教育部審議。圖為台大校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立台灣大學今(23)日舉行112學年第一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校務會議代表決議以「舉手」方式表決,最終以111比5票,壓倒性通過「國際政經學院」議案,計畫書將提報教育部審議。
校長陳文章於10月校務會議上報告,研擬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議案,但教師憂政經學院恐讓政府或產業介入學校運作,且台灣並非國際政經中心,師資招聘上恐陷瓶頸。
10月校務會議上討論未果,經投票通過後緩議至本次校務會議再討論。
台大今日校務會議再提案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校務研究辦公室主任朱曉萍指出,學院會積極與國際名校合作,除了上次校務會議已公告的早稻田大學、西北大學外,近期也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重要學者、費正清研究中心相關學者建立溝通,對方也對政經學院表達高度興趣,並認可政經學院對台大國際化發展有很大幫助。
朱曉萍指出,政經學院盼網羅國際級師資,但也要參考其在國際薪資水平,屆時若能聘請,也可以有比擬歐美、新加坡等國際薪資;若為校內合聘教師,也能爭取院獎座或青年講座,爭取彈性薪資。
她表示,依照創新條例規定,若台大順利遞送計畫書,屆時審議時程需約2個月,最快也是2024年2月後獲得同意,最快2025年開辦碩士學位學程,未來再逐步拓展。
研究生協會會長黃種賢表示,前次會議中有很多對政經學院是否會侵害大學法的擔憂,且憂心是否企業業界對教師聘用產生影響。
但校方已承諾產學會由專任教師組成,合作意向書亦補足,又政經學院能提供學生修課資源,並協助社會科學學生接軌產業、國際交流,對學生來說是成長機會,學生會本次應該會支持提案。
生農學院教師代表則指出,由於政經學院也和生農學院系所專長相關,學院日前已立即展開徵詢、提供資訊,徵詢結果,相關專長老師全數表達肯定跟支持。
但社科院院長蘇宏達則表示,社科院已在從事許多國際政治研究,目前需更多資源,而非成立疊床架屋的學院;再者,學院以十年期為規畫,若10年後企業資金不再投入,屆時學院架構、老師、學生又該如何處理。
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表示,學院「新科技」概念很好,但如何歸屬到政治經濟、金融領域,我覺得這邏輯是跳躍的,且台大沒討論到新科技以媒體研究為核心的領域,質疑為何沒有歸納進去。
他再指出,創新學院監督會、管理會均設有5名政府代表,發言權高,一定會受到政府代表影響。
經濟系教師代表也表示,經濟系全力支持,政經學院是吸引一流學者的機會,且能促進同儕競爭,但經濟系也建議,目前台大已有在職專班和global MBA,屆時如何區隔,希望每個體制均能做出自身特色、把餅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