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移民法挨轟「仇外」 執政聯盟出現裂痕

 |2023.12.21
336觀看次
字級
法國新移民法案引發爭議,讓執政聯盟出現裂痕,總統馬克宏親上火線為政策辯護。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國會通過被批為史上最「仇外」的移民法案,為獲足夠票數,執政黨與右派妥協,限縮合法移民多項津貼。這項法案不僅引發執政黨內部的不滿,更有32個左派執政的地方政府拒絕施行;但民調顯示,7成受訪者支持新法。

歷經18個月反覆激烈辯論,法國國民議會以349票贊成、186票反對,通過移民法案。此法案極具爭議,使政府身陷危機。法國上議院參議院稍早已通過這項法案。

這項新移民法被視為法國近年最緊縮的政策,不僅左派聯盟反對,連執政聯盟黨團內偏左的成員也表示異議,拒絕和支持法案的極右派「國民聯盟」(RN)同一陣線,251位執政聯盟的議員中有59人棄權或反對,使得執政派系出現裂痕。衛生部長羅梭(Aurelien Rousseau)更辭去職務,以表不滿。

面對排山倒海的議論,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接受法國電視5台(France 5)專訪時坦言,法案是「妥協的產物」,有不完美之處,但仍守住共和精神。執政聯盟為了在國會取得足夠票數,在許多法條上都與傳統右派共和黨(LR)妥協。

馬克宏表示,這項法案有兩大目的,首先「要打擊移民潮,那些以非法方式抵達的人」,因為如今審查與遣送效率不佳,「會失去控制」。第二,「就是法案提供的,透過語言學習與工作」加速融入社會。

馬克宏坦言法國面臨「非法移民」問題,移民壓力較10年前劇增,「我們並未掌控全局,有些事需要改善」。

對於黨內及左派批評執政聯盟向極右的國民聯盟靠攏,馬克宏大力反駁。他指出,極右派希望刪除提供給非法外籍人士的醫療補助,但法案卻保留這項措施。他強調,「有些事不能讓步,如住房和醫療」。

馬克宏也宣稱,「國民期盼這樣的法律。若不願未來國民聯盟執政,就應該解決移民議題」。

法國長久以來都以福利大國、「庇護之地」自豪,但極右派與部分右派主張「國民優先」(préférence nationale),把資源留給法國公民或正式居留者,這樣的意識形態似乎在移民壓力下漸占上風。

新移民法有6大重點。首先為「合法化外籍工作者」,尤其是在缺乏勞動力的產業。第二,簡化驅逐流程,並擴大範圍,如被判刑3年以上的外籍人士都適用;居留不合法本身也將成為輕罪。

第三,國會將每3年為移民配額設定上限。但總統陣營明言這是妥協,認為法條並不合憲。法案今天已送至審查合憲性的憲法委員會,交由其定奪。然而在野批評,執政黨此操作是利用憲法委員會達成自身目標。

第四則是限縮父母為外籍人士之新生兒取得國籍的屬地主義,及確立剝奪雙重國籍者法國公民身分的條件。第五是限縮家庭團聚條件。

第六項最具爭議,減少移民的社會與家庭福利,包括個人居住補助(APL)和60歲以上長者的個人生活自理津貼(APA)。以辯論熱點居住補助為例,失業的合法移民獲得住房福利資格的時間將從取得居留證後6個月延長至5年;但若有工作,則等待時間僅為3個月。

歐洲議會左翼黨團主席歐布瑞(Manon Aubry)在社群平台X上砲轟該法為「法國歷史上最仇外的法案」。左派人士與不少民團稱其為「恥辱」,批評是40年來最倒退的法案。

戰場由國會延燒至地方,至少32個左派執政的省份宣布拒絕施行移民法中的限縮福利措施,主張補助不該有「國民優先」意識形態,合法外籍人士應和法國公民享有同等協助。

然而,法國民眾意見分歧。根據民調機構Elabe的最新訪調顯示,有7成民眾對法案表示「滿意」。

民意機構CSA的民意調查也有相似結果,71%的法國受訪者表示,在就業、居住、社會與家庭補助上,贊成「國民優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