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六十一歲蔡婦後背長疔子自行擠膿並敷上草藥,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前往醫院就醫時已潰爛到筋膜,傷口約十公分大,經清創後傷口才收合,醫師指出,幸好及時就醫,不然恐引發敗血症。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昨表示,患有糖尿病的蔡婦三個多月前左後背長了疔子,自行把膿擠出來後,在傷口敷上草藥,不過傷口未癒合反而變大,直到痛得受不了才就醫。
醫師指出,疔子也常被叫做疔瘡,醫學上稱表皮囊腫,婦人以為擠膿後敷草藥就會好,卻因患有糖尿病,免疫力較差,加上草藥可能造成擴大感染,傷口開始往內外潰爛。
醫師說,疔子的感染來源常來自細菌,造成相鄰多個毛囊一起被感染,免疫力正常的病人,通常兩周內會化膿破出,慢慢消炎變平,不過仍建議由醫師切開引流。免疫力不好的病人最好不要自行處理敷藥,避免感染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