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老醫館振華醫院 不等補助自主修復活化

 |2023.12.05
1107觀看次
字級
位在熱鬧市集東市場公明路上的振華醫院,是許多雲嘉南地區老一輩共同記憶,日前鐵皮圍籬,掛著老屋新生工程大布條。圖/魯永明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醫生街」公明路,全盛時期有4、50家醫院診所開設,如今老醫館大多關門,其中逾一甲子的「振華醫院」,外觀典雅,內部檜木等梁柱遭白蟻侵蝕,業者為爭取時效搶救修復,未申請市府老屋重生計畫補助,自費雇專業景觀、古蹟工程人員修復,預計明年完工。

位在熱鬧市集東市場公明路上的振華醫院,是許多雲嘉南地區老一輩共同記憶,日前鐵皮圍籬,掛著老屋新生工程大布條,讓民眾誤以為是市政府補助的老屋卸妝、老屋活化計畫,但市府文化局、都發處都未接到業主申請,經查是業主自力修復。

振華醫院由過世的林振華醫師女兒繼承,林振華廖姓女婿說,申請市府老屋活化計畫補助,行政流程及施工執行,曠日費時,他們自費1500萬元委託南華大學景觀設計老師、古蹟專業人員修復,採用建材檜木等,修復白蟻侵蝕處,預計明年完工活化使用。

圖/魯永明

嘉義擁有「醫者町健康地」的稱號,醫療機構密度高,嘉義市博物館3月曾舉辦老醫館特展,振華醫院有偌大寬敞石造建築山牆,造型特別,曾是數一數二的大醫院,巔峰時期同時擁有50名醫護人員,上門病人絡繹不絕。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有振華醫院故事,林振華從開設振華診所,發展到醫院及綜合醫院規模,是老一輩民眾記憶深刻的醫院。院址原為日治時期向生醫院,屬於和洋式木構建築物。

1954年房產由林振華購得,買下醫院後方土地一併規畫使用。

初期設內兒科,林振華獨自看診,後來陸續增加醫療科別,聘請各科專科醫師,擴大為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超過50人。當時病患來自雲林、嘉縣市及台南縣,許多機關、學校、團體列為特約醫院。文化局委託台灣圖書室調查60家老醫館,調查老醫館的台圖室常務理事郭盈良肯定老醫館振華醫院業主自主修復活化,是老醫館保存活化好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