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通貨膨脹席捲全球,各國央行紛紛收住調降利率的腳步,甚至改採升息。
石油和糧食價格不斷上揚,將通膨推到超過各國央行能夠忍受的水平,使通膨取代信用緊縮,成為決策階段最關切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將出現十三年來最快的全球通膨。因此,雖然經濟成長展望依舊疲弱,全球利率卻可能已經探底,無法再降。
歐洲央行總裁特瑞謝表示,歐元區(十五國)的通膨已「大幅加速」,最快可能下月升息;巴西、菲律賓、印尼本月已調升借款利率;恐引爆第二次金融危機的越南,也在十日將利率調升到亞洲最高水平百分之十四。
智利央行為抑制一九九四年以來最快速的通膨,十日將基本放款利率調升半個百分點,升幅高於預料;但加拿大在四度降息後,決定維持基本利率不變。
下一波升息的可能還包括瑞典和挪威。瑞典上月出現五年來最快的通膨,挪威的物價漲幅則接近六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