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資訊報導,非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就業市場嚴重疲軟,遜於官方數據所呈。圖/法新社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彭博資訊報導,從非官方數據觀察,中國大陸就業市場嚴重疲軟,實際形式遠不如於官方數據所呈。
依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大陸2023年10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在今年6月飆升至21.3%的歷史高點,後來大陸當局便以「調查統計需進一步健全優化」為由,暫停發布該項數據。
然而,彭博資訊的報導提出三項非官方數據,其中一項是總部位於巴黎的金融資料分析服務業者QuantCube Technology根據網上招聘信息編纂的就業指標,該指標自7月以來比去年同期水準低逾40%。
依據QuantCube Technology的解讀,其就業指標反映「中國大陸的就業市場目前嚴重疲軟,並且沒有跡象顯示就業狀況會在短期內復甦」。
彭博資訊引述的另一項非官方數據,是經濟研究機構「龍洲經訊」依據大陸官方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編纂的就業市場指標;該指標在今年第3季持續處於負值,且在10月進一步惡化。
龍洲經訊的分析師指出,過去大陸的失業率處於類似水準,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並未如目前如此低迷,反映實際就業形勢比失業率所顯示的水準還糟,致使CPI減緩,因為中國大陸民眾當前對經濟和就業前景的信心不足。
第三項非官方數據則是上海財經大學發布的一項上海居民調查,該調查的就業狀況指數今年首次出現萎縮,而勞動力市場的疲軟也拖累了第3季消費者信心。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官方失業率僅涵蓋城鎮地區,可能遺漏了農民工的就業狀況,因此無法充分反映整體勞動力市場的狀況。
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官方的城鎮失業率並未充分反映就業市場的低迷。就業不足已成為大陸面臨的新問題,例如有些人只能兼職,有些農民工離開城市返回農村地區謀生。」
報導指出,官方數據與非官方數據的分歧,凸顯經濟學家擔心大陸統計局公布的失業率未能反映整體情況。這些數據也反映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可能加劇通縮壓力,也將是經濟成長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