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過重運動瘦身 近28萬人健走繞台灣357圈

 |2023.11.23
268觀看次
字級
疫情過後國人肥胖情形更加嚴重,國健署推動全民健走活動,為期5個月累計了27萬人次參加,累計走了71萬公里,希望鼓勵更多民眾養成運動習慣,遠離肥胖。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今天的運動量足夠了嗎?國健署調查發現,疫情過後國人肥胖情形更加嚴重,當於每2人中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因此推動全民健走活動,為期5個月累計了27萬人次參加,累計走了71萬公里。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疫情前18歲以上國人肥胖、過重的盛行率為47.9%,但疫情後再統計卻來到50.3%,健走是相當容易融入生活的運動,希望鼓勵更多民眾養成運動習慣,遠離肥胖。

新冠疫情使人肥胖,全台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肥胖問題。賈淑麗表示,國健署疫情前的調查發現,18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BMI超過24的盛行率為47.9%,然而疫情後在統計,竟然又升高到50.3%,顯示出國人肥胖的問題刻不容緩。

賈淑麗指出,調查後又發現,18歲以上民眾中52%都自覺有在運動,但實際每周達到150分鐘、中等強度規律運動則僅有34%;為了鼓勵國人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國健署今年6月至11月辦理「走路趣尋寶 全台齊步走」全民線上健走競賽,全台規畫70條虛擬健走尋寶路線,以鼓勵國人健走運動,並提供多項獎品。

圖/鄒尚謙

「活動期間我們消耗了超過16萬個大麥克漢堡。」賈淑麗說,健走活動一共有27萬8522人次參與、累積健走71萬公里、總步數9.34億步,相當於繞行台灣357圈,消耗超過4257萬大卡,等同於燃燒了16萬5523個大麥克漢堡的熱量。

賈淑麗表示,參加國健署健走競賽的民眾,主要有兩組,一組是400公尺的隨時走走,人數一開始4000多人次參加,後面愈來愈多人參與,最高一周接近7000人次,也是國健署想鼓勵民眾「開始運動」的族群,再漸漸地讓運動融入民眾的習慣;另一項全台尋寶好有趣,全台70條路線約1.2至2公里的健走步道,一開始就有超過6000人次參加,最高一周統計則有8500多人參與。

國健署提醒,「健走」是透過增強走路的步頻、步幅及速度(時速至少4.83公里、每分鐘至少走90步以上),刺激身體骨骼肌肉及神經系統的運動方式,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最推薦且最有CP值得中等強度運動,每天10分鐘的健走或一周70至90分鐘的健走,可以「減少15% 的過早死亡風險」、「提升體適能」、「改善心情」、「減重及維持健康體位」,如果能養成每天身體活動時間拉長到30分鐘,每周累積150分鐘更能對健康有巨大的益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