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有何獨特功效 |2023.11.19 語音朗讀 20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音樂也被用於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記憶力減退、語言流利度下降等。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悅聽寧神每天用一點時間欣賞音樂可以改變生活!或許聽起來有些冠冕堂皇,但已有研究給予正面的答案。從古至今,人們會在喜怒哀樂上用音樂表現情緒,現代人則會在數位音樂平台上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可見,人類早就懂得透過音樂交流思想和感情,音樂可說是生活中的基本元素。在緊張繁瑣的現代生活壓力下,誰有時間每天特意抽出時間來欣賞音樂?儘管科學研究顯示,人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例如經常靜坐或做運動,但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到最後總是因為做不到,而找種種理由為自己解釋。事實上,只要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聆聽一段音樂,就能體驗音樂帶來的神奇力量。就寢前聆聽幾分鐘柔和、緩慢的音樂,會誘發睡眠,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白天疲勞感。圖/123RF音樂療法 身心良藥目前多項研究顯示,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MT)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受到不同臨床領域的重視和應用,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各有差異。美國史丹佛大學和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神經元》(Neuron)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音樂能影響和改變人們情緒激動的反應程度,甚至也能影響精神集中的狀況。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選用18世紀英國作曲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不太為人所知的作品,結果發現,參與實驗者每當感覺到音樂的變化起伏就會按下按鈕。該研究顯示,音樂和語言一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之一。這表示,根本不懂音樂的人,也具有對節奏和音調的感知能力,能夠區分樂曲的開始和結束,將接收到的聽覺訊息分段並加以理解。據研究指出,人們聽到的聲音與大腦的情緒中樞腦扁桃體有直接關聯,音樂對大腦的影響使我們的情緒與音樂聯繫在一起。圖/123RF引發共鳴 無所不在日常生活中音樂無所不在,有人在學習或工作中會聽著音樂,有人給嬰兒聽音樂,有人聽著音樂入眠,有人用音樂來取悅喜歡的人,也有人一邊健身一邊聽音樂,甚至連晚上入睡前也需要音樂來放鬆心情。針對阿茲海默症的音樂療法在歐美國家已經盛行多年,據研究顯示,音樂能夠改善他們的認知症狀,因此,音樂也被用於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記憶力減退、語言流利度下降等。當聽到音樂時,大腦會受到刺激快速釋放多巴胺,這是一種神經遞質,與獎賞機制有關,能使人感到快樂。聆聽音樂除了對大腦健康有影響,學習任何一項音樂技能同樣可以發揮作用,能夠增加大腦某些區域的灰質體積,例如聽覺、處理學習記憶的區域。大腦組織由灰質和白質組成,灰質處理訊息,白質負責傳遞。大腦灰質對人的認知能力有決定性的作用,灰質體積則與認知能力下降和大腦衰老直接相關。幼兒時期聆聽古典音樂有利於認知能力的培養,也有助於數學、科學和語言知識的學習。圖/123RF不同音樂 各具功效音樂對身心健康有許多益處,但不同的音樂類型對大腦的影響也不同。依據旋律和節奏性,音樂包括各類風格和流派,比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搖滾樂、爵士樂、說唱音樂等。古典音樂能增強多巴胺分泌,改善神經突觸功能,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也有研究發現,聆聽饒舌音樂(rap music)能夠刺激情緒、語言,提高運動功能,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自由風格的藝術,使說唱歌手的大腦進入獨特的「流動狀態」,從而觸發處理大腦中負責情緒、語言、動機、運動的部分,這種刺激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生活。聽勵志風格的流行或搖滾音樂,能提高忍耐力,增強身體的運動表現。而爵士樂能影響大腦產生的腦電波類型,帶來刺激或放鬆的效果。歡快的爵士樂,能夠幫助集中精力,減少鍛鍊時的疲勞,提高工作效率;聆聽舒緩慢節奏的爵士音樂,則能夠減少焦慮達到放鬆作用。就寢前聆聽幾分鐘柔和、緩慢的音樂,會誘發睡眠,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白天疲勞感。聽勵志風格的流行或搖滾音樂,能提高忍耐力,增強身體的運動表現。圖/123RF運用音樂改善生活「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和正心也。」東方中國文化早已存在用音樂治療疾病的概念,西方對不同音樂與健康關係的研究,在近代科學領域也有跡可循。科學家發現,古典音樂能治癒身體與精神創痛,可提升心智,音樂療法在不同臨床領域的應用一直受到重視。十九世紀初期,歐洲精神科醫師發現,有些病患雖然對於種種刺激都沒有反應,卻唯獨對音樂有感受力,此後,音樂和醫學的聯結又漸漸受到重視。近年來,歐美各國的各個殘障機構、教養院及特殊教育學校,也開始運用音樂來改善殘障兒童和成人的各種身心困擾,並且發現成效相當良好。音樂除了能使人們感到愉快,對健康也有益。有研究發現,聽音樂能夠增強免疫力,刺激內啡肽分泌,調整不良情緒,並提高學習記憶能力。音樂還被證明在抑鬱症、帕金森氏症的治療中是有效的。相關研究指出,傳導音樂的神經與傳導疼痛感受的神經是一樣的,因此將音樂用於減少產婦分娩的痛苦,牙科診所用來安撫病人,甚至用於消除癌症疼痛症狀及治療的副作用。此外,幼兒時期聆聽古典音樂有利於認知能力的培養,也有助於他們隨著年齡增長在數學、科學和語言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因此,音樂對於人們的情緒與社會適應能力都有好處,使人獲得平安、歡欣和喜悅感。事實上,只要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聆聽一段音樂,就能體驗音樂帶來的神奇力量。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調劑身心】創意活動 心更快樂 下一篇文章 【無憂無慮】整天疲勞 可能想太多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