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媽咪過動兒】ADHD孩子的未來不是夢

文/沈勤筆 |2023.11.16
778觀看次
字級

文/沈勤筆

身為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孩子們的媽媽,歷經過的不僅是確診初期的訝異與難過、照顧過程的疲憊與無助,更多時候是對孩子未來發展的恐慌與不安。

試想有哪一門專業領域是不需要專心就可以習得的?有誰小時候沒有聽過大人在旁邊耳提面命提醒「專心一點」?生活中有什麼事是不需要專注力就可以完成的?想到自己的孩子因為先天神經傳導發展的狀況,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擁有專心的能力,不免覺得心慌,擔憂他未來的發展,能否擁有一技之長?能否找到發展一片天的座標?

但是最近有兩個資訊,激勵了我,同時也想要大力報給同為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孩子的家長,或是你本身就有ADHD的朋友知道。

第一是看診時,醫師告知台灣有超過九點多百分比的人患有ADHD,也就是大約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過動患者,醫師表示這並非現代社會才飆高的數據,而是人類發展以來一直有的特質。

「如果ADHD只有缺點,就不會在演化過程一直被留下來,到現在還占有一成的人口。」醫師解釋,ADHDer(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患者)有很多優勢,譬如說創造力高、有領導特質、性格開朗活躍等,社會在發展與進步過程,很需要這一群人提供不同型態的激盪。

我好奇請教醫師,為何我小時候身邊沒有ADHD的朋友,但現在孩子就讀的國小,每個班級都有好幾位這樣的學生?醫師說是因為過去的生活很多元,家長也忙工作,小孩頑皮點或好動些其實也沒什麼,但現在菁英教育下,大家愈來愈重視課業成績,這時才凸顯ADHD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以及需要被治療。

再來是我很欣賞的飲食作家韓良憶,在前兩、三年被確診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特質,也因為這個特質,所以讓她對很多事物都感興趣,常常這裡摸摸那裡瞧瞧、這裡吃吃那裡晃晃,然後這麼多年來累積了很多著作,也走過大江南北、吃遍五湖四海,在小書迷的我眼裡,韓良憶不僅是飲食作家或散文作家,更是大生活家。

當接連被醫師和作家的經驗鼓舞到,就有一點能量自我鼓舞,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心胸開闊,人生就會走出海闊天空,就像當今許多職業與工作,就不是數十年前的我們能預測到的,孩子的人生還有好幾十年,身為父母陪伴走一段路,且看且走,踏實地慢慢走,就蝦米都免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