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缺乏訓練 該怪誰?

鄭佑璋(高雄市/研究生) |2006.02.06
889觀看次
字級

陳總統在總統府新春團拜時,許下「狗年三願」,第二個願望是治安良好,未料在許下心願後,就發生銀行、運鈔車被搶的重大案件。儘管警政署長謝銀黨說,民眾無法在春節期間過好年,他以署長的身分深表遺憾,不過,對民風淳樸的台東發生也搶案,甚至警槍被奪的糗事,想來社會大眾對警察的風評,應已逐漸下降。

上月的高雄惡少打人事件,當時的內政部長蘇嘉全說:「警察也是有家庭的。」一語輕輕帶過對百姓產生嚴重威脅的治安惡化問題,如今警槍被奪,社會輿論認為警察訓練不足,警政機關又該如何解釋這個對警察專業的嚴重挑戰呢?

筆者認為警察身為人民保母,要保障社會安寧與大眾安全,也許不應在這個時候一味地批評警察,要多給予鼓勵,社會大眾也不會吝於鼓勵警察的辛勞,不過大家要想一想警察究竟為我們安寧的生活作了什麼?認真想想,這些人民保母既要保障自己人身安全、照顧家庭妻小,還要為社會治安負責,更要為上司的官運打拚,一個小小的警察豈能背得動這麼多負擔?

如果說每個警察都有家庭要顧,那麼誰無父母?誰無妻兒?納稅人的血汗錢又是為何而繳?如果說因為勤務繁忙而缺乏訓練,那麼誰要來保障基層員警的安危?只是警察缺乏臨敵經驗與安全意識,這種專業問題是否要推給因勤務繁雜而導致缺乏專業練習?而上級制定績效管理的表面文章,是不是也造成基層員警對基本業務無法專注,而將注意力放在上級交付的績效管理標的。當副總統出遊時,警方必須拋下所有勤務為副元首開道,警察又將「國安勤務」置於優先,層層的上級交辦與優先處理事務,那麼警察為民服務的本質學能,又該置於何處?

當人民保母變成特權階級的保鑣、莊丁時,當警察的基層勤務被績效管理與國安勤務耽誤時,而基本的治安問題變成官官相衛,這才是警政署長應該遺憾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