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統計網路藥品違規 減肥、壯陽藥賣最兇

 |2023.11.08
272觀看次
字級
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左)說,去年網路藥品違規案件有1575件、無照藥商1152件。圖/賴昀岫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藥署統計,2022年有1575件網路藥品違規,當中有1152件屬於無照藥商,至於違規販售的藥品則以減肥藥和壯陽藥為大宗,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提醒,製造或輸入偽藥或禁藥者,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

陳惠芳今天說,2022年網路藥品違規案件有1575件、無照藥商1152件,2023年上半年則有820件、無照藥商567件,網路違規販售的藥品,以減肥藥和壯陽藥最多。

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說,許多民眾想減肥,或有壯陽需求卻不敢啟齒的男性,會私下嘗試從網路找尋方式「自救」,若不肖業者用廣告鼓吹吸引,恐讓民眾落入購買到偽藥或禁藥的陷阱中。

黃國晉表示,性功能障礙多數屬於心因性,少數是血管性問題,需透過藥物增加血液循環,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最常見的藥物為威而鋼、犀利士等。但不少民眾不敢就醫,反而尋求偏方,像是印度神油、網購藍色小藥丸等,藥品來源不明,也可能摻雜雜質,對於身體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來路不明的減重藥物,也可能會造成腎臟等身體負擔。

黃國晉表示,另外有些民眾會購買宣稱可以降低體脂肪的健康食品,他強調,如果目的是為了減重,「吃健康食品是絕對都沒幫助的」,減重仍建議尋求正規管道,多運動,或找尋營養師調整飲食,或是尋求醫師協助。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表示,根據過往經驗,不少不法業者會在合法網站上截圖合法產品,讓消費者誤以為販售的藥品是合法的;臉書上也會有業者以合法藥商名義打廣告,並附上境外網站,讓消費者掉入陷阱。

陳惠芳表示,藥品並非一般產品,須謹慎使用,不要隨意透過網路平台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民眾如有用藥需求,應就醫或至藥局詢問藥事人員,並遵循專業醫藥人員的指示使用領有我國藥品許可證的藥品,才能確保自身的健康和用藥安全。

陳惠芳提醒,民眾切勿將個人自用藥品於網路販售,除涉違反藥事法第27條規定,可依同法第92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倘屬販售或意圖販售未經我國核准之藥品,亦涉違反藥事法第83條規定,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