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飛的不是老鷹 是保育類動物「林鵰」

 |2023.11.06
1217觀看次
字級
古坑鄉淺山地區天上飛的原來不是老鷹,是大型猛禽、瀕臨絕種的野生保育類動物「林鵰」,展翅可達180公分。圖/華南地區提供

【本報雲林訊】大型猛禽、瀕臨絕種的野生保育類動物「林鵰」驚現雲林古坑華南村上空,從北部移居當地的住民賴雅玫說,過去大家以為是老鷹,經生態教育家說明才曉得是難得一見的台灣最大留鳥,為此社區邀請知名猛禽研究學者林文宏帶領大家調研觀察,今更發行繪本記錄這位「淺山黑武士」。

華南國小位在古坑鄉淺山地區,根據調查,山谷的氣流容易盤旋,近年社區居民及學生時常在抬頭時見到正於天空中盤旋飛翔的老鷹,大家起初認為只是大冠鷲,直到出現頻率愈來愈高,逐漸引起好奇。

華南社區「土地零距離」專案督導賴雅玫5年多前定居雲林古坑,發現「這裡抬頭就能看見老鷹」,與街坊鄰居談天時才知是常態。

賴雅玫的胞姊賴雅芬在華南國小任教,專長生態教育,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確認出現在天空中的不是一般老鷹,而是展翅可達180公分的留鳥林鵰,相當難得,令眾人振奮。

雲林古坑「華南28號自然公園」啟用,這處環境是最適宜綠生活的好地方,將能讓林鵰等野生動物來指路。圖/華南地區提供

賴雅玫說,為了解惑,社區邀請林文宏引領授課,大家才恍然大悟這類留鳥會往淺山地區找食物、棲息甚至繁衍後代,由於華南村是全台人口最少的村落,人為干擾少、次生林多,因此有生物多樣性及豐富生態鏈,使保育類野生動物得以永續生存。

社區將學校與共生田,及長輩早年上學的打石步道串聯成華南28號自然公園4日啟用,賴雅玫說,這處環境是最適宜綠生活的好地方,將能讓社區中的野生動物來指路。

「黑武士林鵰」繪本由文化部金漫獎、金鼎獎得主周見信博士共同創作出版,描寫林鵰的形體外觀,賦予野生動物與人類之間更細膩的內在互動,保留食物鏈頂層的神聖與威嚴特性,呈現敘事中帶有兒童成長意識的心理描繪。

動物小百科 什麼是「留鳥」

大家一定聽過候鳥,但你聽過什麼是「留鳥」嗎?農業部網站顯示,留鳥是指全年在台灣生存的鳥種。

大型猛禽、瀕臨絕種的野生保育類動物林鵰展翅可達180公分,是台灣最大留鳥。圖/華南地區提供

以目前台灣留鳥的組成與分布,推測亞洲大陸的鳥類曾在不同時期陸續擴散來台。部分鳥種來自古北區,包括今日的華北、東北及日本等地,可能冰河時期的嚴寒迫使北方的鳥類往南移棲,經華南或日本到達台灣;冰河對華南地區氣候的影響,也讓一些生物向東擴張,冰河退去後氣候變暖,部分已到達台灣的鳥種逐漸往高山移棲。

此時可能也有新的鳥種自喜馬拉雅山區向東擴展,逐漸到達台灣;也有一些中南半島及華南的鳥種,隨著氣溫變暖而向北擴張,部分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海平面的上升,隔絕了台灣與亞洲大陸的聯繫,有部分鳥種因此在台灣演化成特有種或特有亞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