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睡是身體警訊 自評睡眠債方法看這裡

 |2023.11.02
1405觀看次
字級
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張益豪表示,一沾床就秒睡不一定是好事,這其實是身體在暗示「缺乏睡眠」。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夜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因此許多人會羨慕躺下即能秒睡者,對此,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張益豪表示,一沾床就秒睡不一定是好事,這其實是身體在暗示「缺乏睡眠」。

張益豪醫師指出,一秒入睡其實不好,健康的年輕人躺在床上平均約7至8分鐘才會睡著,上床就秒睡可能有「睡眠債」問題,民眾可依下列7個問題來檢視自己的睡眠品質,評估是否有睡眠債問題。

早上起不來,睡醒後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恐也是睡眠債的徵兆。圖/freepik

1.假日的睡眠時間比平日多2小時以上(3分)
2.時常發現自己在通勤時間或是沙發上打瞌睡(1分)
3.一沾床便立刻入睡(1分)
4.早上起不來,睡醒後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1分)
5.上午常昏昏欲睡(1分)
6.必須設鬧鐘才能起床(1分)
7.每周至少有3天在不同時段就寢(1分)

張益豪表示,將各項分數加總後,若是0分代表沒有睡眠負債的理想狀態;1分以上表示有良好睡眠;3分以上,代表可能正在累積睡眠負債;6分以上,代表睡眠負債嚴重,須改善生活模式;滿分9分,代表睡眠負債即將破產,須立即充分休息。

民眾若時常發現自己在通勤時間或是沙發上打瞌睡,睡眠債問題即加1分。圖/freepik

張益豪強調,睡眠品質比睡覺時數重要,很多失眠者其實沒有失眠,而是「矛盾性失眠」,過於執著自己的入睡速度、睡眠時間是否夠長,常認為自己睡不好、睡得少,但如果做腦波等生理數據監測,就會發現其實有睡著且睡得好。



此外,許多人會在周五熬夜、周末晚入睡,這對睡眠也會產生影響,張益豪表示,每周有2、3個不同時間點就寢,其實會大大破壞生理時鐘。

他提醒,睡眠習慣不容易建立,年輕時影響較小,但成年人最好不要這樣做,容易影響睡眠習慣導致失眠問題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醫師提醒,睡眠習慣不容易建立,年輕時影響較小,但成年人最好不要這樣做。圖/freepik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