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衍生交通事故與健康問題 美擬將日光節約時間永久化

林奕榮 |2023.10.30
903觀看次
字級
美國日光節約時間引發爭議,國會議員尋求立法改制。圖/美聯社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即將在11月5日結束日光節約時間,把時鐘撥慢1小時;由於時空背景轉變,這項措施近年來逐漸引發爭議,包括節省的能源有限、衍生作息受擾、意外事故增加及健康受影響等問題;美國國會議員也已提案,準備修改相關法令,把時制永久化,不再調整。

●何謂日光節約時間 (Daylight Saving Time)?

日光節約時間又稱為「夏令時間」,是指在夏季月份(3月至11月)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在秋季調回正常時間的做法,其原意是在日出時間較早的夏季,把時間調快一小時,讓民眾較早就寢,以減少照明需求並便節約能源。

日光節約間的本意是節省能源消耗,但由於時空背景變動,這種做法已引發爭議。圖/美聯社

緯度較接近赤道的地區幾乎不需要這種制度,因為這些地區的日出時間變動極小。但在歐美國家,由於太陽起落時間變化較大,因此透過時制改變以調整作息,減少夜間的電力消耗。歐美地區日光節約時間的開始與結束時間略有差異,美國從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開始,到11月的第 1 個星期日。歐洲(歐盟、瑞士和英國)的日光節約時間則是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開始,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結束。

●實施起源

日光節約時間它起源於100多年前,1895年時,紐西蘭昆蟲學家哈德森(George Hudson)希望能下班後有更多時間,並且在傍晚前能抓到更多昆蟲而產生調整時間的想法。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也曾提出調整這種概念,藉此節省晚上使用的蠟燭數量。英國建築大師威列特(William Willet)也在1907年提出這種構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以節省煤炭消耗,後來有許多洲國家跟進。

一戰結束後,多數國家取消這個時制,但二次大戰期間夏令時間重新被許多國家採用,例如美國在二戰期間曾長期實施日光節約時間,目的是節省燃料。1970年代爆發石油危機,也促使多國實施這種制度以節省能源。

●負面影響引發爭議

為了儘可能減少對民眾生活的衝擊,日光節約時間的啟動與結束都設定在凌晨2時,但仍為民眾帶來許多不便,反對者認為,這種做法會打亂生理時鐘,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且研究顯示這項措施只能節電0.34%,正面效益極其有限,應該停止這種過時做法,因為目前的生活方式與工作型態已大為不同。

這些不便與風險,促使要求日光節約時間永久化的聲浪高漲,例如,前加州眾議員朱感生曾提出一項法案,希望加州永遠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主張取消調整時制的人士認為,儘管只有1小時時差,但還是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作息的變化,且睡眠不足很可能衍生健康、行車事故等問題;研究發現,在日光節約時間開始與結束的那幾天,交通意外事故、心臟病發作及中風案例顯著增加。

研究發現,時制的變動可能導致交通意外事件和心臟病、中風案例增加。圖/美聯社

●歐美尋求終結調整

歐洲議會已在2019年投票決定,自2021年4月起廢除日光節約時間,由歐盟成員國自行決定實施哪一種時制。

美國聯邦參議員已提出「陽光保護法案」(Sunshine Protection Act),希望把夏令時間永久化,不再年年調整時制。聯邦眾議員也有類似提案。參議院今年3月重提此法案並獲得表決過關,但法案仍待眾議院通過,並由美國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