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談到台灣史研究學者,日前榮退的許雪姬絕對榜上有名,她是第一個以研究台灣史取得學位的史學博士,後來受聘中研院做研究員並擔任四任台灣史研究所所長,從學生到退休,時間超過四十年。為什麼選擇台灣史,許雪姬的動機很單純,「我們活這麼久,從來沒有為台灣做過什麼事,這總要做吧!」
日前榮退的許雪姬,盤點過往研究領域包含清代台灣制度、台灣家族史、台灣人的海外活動、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等,尤其會使用大量田野調查及口述歷史來建立可貴的第一手史料,這樣的方式雖然費時,但在許雪姬眼裡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許雪姬舉例,台灣在中國史中一直都是在邊緣地帶,雖然軍事位置很重要,但清代相關記載卻都是取自於官員的奏摺,由於清代台灣軍事制度特性,官員上奏的內容常是主觀的看法、難呈現當時台灣的情況。
回顧這四十年來的研究歷程,許雪姬坦言,愈做就會愈覺得對台灣虧欠太多,「我們長在這裡、生在這裡,怎麼可以從來沒有對台灣的事物做過一個徹底的研究?」看著自己的著作年表、歷任職位,她笑說,「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這樣才有那個餘命多研究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