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蒼鷺與少年 彌陀港神還原

王淑芬 |2023.10.30
1325觀看次
字級
〈觀光〉 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以「旅途之海」為主題,發想5件雕塑,於高雄彌陀港展出。 圖/高雄市海洋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睽違10年,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最新動畫作品《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半自傳式奇幻作品,探討生命、死亡與萬物,並向友情致敬,6日在台灣上映後颳起旋風,蟬聯3周票房冠軍;而在高雄彌陀港,有個台版《蒼鷺與少年》──佇立在木棧道的雕塑〈永恆旅者〉,雕塑旅人頭上停留一隻海鳥,乍看之下,彷彿是《蒼鷺與少年》中的電影場景。

高雄坐擁台灣第一大港,多年來,居民生活或城市文化,都跟海有緊密的連繫;近期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還跟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合作,以「旅途之海 sea of travelers」為主題,展出5大旅遊觀光意象的雕塑,〈永恆旅者〉更是不可錯過的打卡熱點,展期至11月25日。

跟著塑像漫步 享受濱海美景

彌陀漁港以絕美的夕陽聞名,2012年獲選為10大魅力漁港,是台灣「百萬海景」必朝聖地之一;此次展出的5件作品分別坐落在彌陀漁港的堤防步道、水中廊道與親水沙灘等場域,其中架設水面上的S型木棧道「水中廊道」,是熱門親子景點、旅客最愛的打卡點,能感受木棧道吹風、聽海浪聲漫遊體驗。

近期,除了吹海風、賞景,木棧道出現一個肩負背包的旅人雕塑〈永恆旅者〉,它頭上有一隻展翅的白鷺鷥,旅人用手指遠方,預告精采旅程即將展開,該作品靈感來自印度詩人泰戈爾《漂鳥集》:「永恆的旅人啊!您將會在我的吟唱裡發現您的足跡 !」乍看之下,就像是《蒼鷺與少年》中的牧真人與蒼鷺。

接近港畔的〈風與海〉塑像,是一個旅人背靠大海,敞開雙臂彷彿要和海風一起飛行;亮綠色的〈色彩嵌空〉懸掛於漁會牆面桁架,阿部乳坊以漁網創作,令人莞爾。

〈永恆的時間旅者〉是時間旅者與香包老虎共乘一舟,邀請民眾一起進行想像的時光旅行,傳遞對旅程的期待。

至於最吸睛的,便是金黃色雕塑人像〈觀光〉,外型是位拿著手機拍照的觀光客,反映人們旅途中雀躍的心境。

高雄市海洋局局長張漢雄表示,熱愛旅遊或踏青的民眾,務必把握機會,跟著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的作品步行,沿途體驗高雄美麗的濱海風光。

〈永恆的時間旅者〉,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以「旅途之海」為主題,發想5件雕塑,於高雄彌陀港展出。 圖/記者王淑芬

遊客身上有光 激發〈旅人〉作品

阿部乳坊出生於日本新潟縣,曾在金澤美術工藝大學主修雕刻,在台灣藝術大學取得雕塑碩士,他多次在台灣東部、南部旅遊,發掘有趣的題材。

阿部乳坊曾嘗試不同的媒材進行創作,最後決定採用木材作為主要媒材,他認為樹木是我們最熟悉材料,樹木生長、呼吸,最後會腐化,雕刻時可以引導自我精神、能量並讓人專注其中。

2000年起,阿部乳坊開始創作木材雕塑,常可以看到如羽翼般拉長的雙臂、身體被擴張或變形等造型;〈旅人〉系列作品捕捉遊客的形象,模擬在大家旅遊觀光時會出現的行為,阿部乳坊表示,「或許觀光客也是一種光,而我的〈旅人〉系列雕塑,是在觀察觀光客所發出來的光。」

〈永恆旅者〉 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以「旅途之海」為主題,發想5件雕塑,於高雄彌陀港展出。 圖/記者王淑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