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和南陽市方城縣交界處一段楚長城遺址,建築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距今約兩千五百年前。這段長城遺址長約兩公里,當地人習慣稱為「土龍」,最近被人以「綠化荒山」名義破壞,目前「土龍」大部分已遭損壞。
村民表示,有人承包這段荒山,為了栽種樹木,在今年春天時用大型挖土機等機械施工,於是原先與周圍山崗、坡地和諧一體的中國最古老長城「楚長城」慘遭「開膛破肚」,變得支離破碎。「土龍」遺跡是至今遺存形態最完好的一段楚長城,在兩縣邊境蜿蜒曲折,村民大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真的很可惜!」
據葉縣文物部門負責人表示,承包開發這段荒山的是葉縣一名醫院職工。對於文物遭破壞,小梁溝村村支部書記王規解釋,以前老百姓只知道那是道「土龍」,去年經中國長城專家考察,判定是古長城,但沒有豎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牌子,因此在承包商毀壞時也不好制止。
平頂山市境內有長數百公里的楚長城遺址,但多數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葉縣文物部門日前將楚長城破壞事件上報河南省文物局,省文物局安全處已啟動相關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