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返還中國文物 兩國關係回溫

 |2023.10.26
269觀看次
字級
中國駐澳洲大使館25日舉行儀式,接收澳方向中國返還的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與1件古生物化石。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與澳洲關係近期不斷回溫,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下月訪華前夕,澳洲25日向中國返還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與1件古生物化石。香港中通社指出,其中包括自中澳兩國建交50多年來,澳洲國家美術館首次向中國返還文物藝術品,中國對此表示讚賞。

新華社報導,中國駐澳洲大使館25日舉行儀式,接收澳方向中國返還的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與1件古生物化石。

據報導,此次返還的文物藝術品與古生物化石具較高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

圖/新華社

其中,北朝至唐彩繪陶製人物騎馬俑、隋晚期至唐銅鎏金佛立像和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潛龍化石,均為澳洲藝術部文化財產、收藏品和文物辦公室在海關入境環節截獲。

明清或近現代「犧尊」和清代髮簪,分別由澳洲國家美術館和澳友人約翰麥克唐納捐贈。

圖/新華社

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致辭表示,這些文物回歸顯示中澳兩國政府對保護文化遺產的共同承諾,是雙方文化遺產交流的盛事和友好合作的見證,盼雙方繼續攜手共進,為增進民眾相互了解和兩國關係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澳洲藝術部部長伯克表示,中國有權利追回被盜的文物藝術品,澳洲高度重視文物藝術品被盜議題,致力於按照國際博物館界通行規則,促使其回歸原屬國。

圖/新華社

澳洲國家美術館館長米茲維奇表示,期待與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促進彼此交流與理解,繼續鞏固並發展合作關係。

報導指出,這是繼2015年澳方向中國返還1件清代觀音像以來,澳方再次向中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同時也是澳洲國家美術館和澳洲公民首次向中國捐贈文物藝術品。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