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圖)表示,台灣目前的液化天然氣(LNG)安全存量定為11天,未來會積極與地方及民間溝通,持續增建天然氣接收站跟儲槽,擴張安全儲備。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今(26)日在行政院會報告能源轉型成果,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目前的液化天然氣(LNG)安全存量定為11天,未來會積極與地方及民間溝通,持續增建天然氣接收站跟儲槽,擴張安全儲備。
經濟部今日在行政院會報告能源轉型成果,經濟部簡報指出,2017年起新增電源後,備轉容量率低於6%的天數,自2016年的80天降至2022年的2天。
同時,政府也擴大設置再生能源,2016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約127億度,2023年預估達275億度,增加逾2倍,綠電占比約達10%。
經濟部表示,台電2022年較2016年的空汙排放量減少61%,若看能源密集度改善部分,也從2016年的全球第13名進步到世界第8,亞洲僅次日本,等同能源效率持續提升。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今日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行政院長陳建仁會中表示,能源轉型需要民眾、產業及政府共同推動。
為達成能源轉型及淨零轉型的目標,政府將在確保供電穩定、兼顧降低空汙與減碳的前提下,持續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前瞻能源,並提升能源效率,以及搭配多元儲能、強化電網韌性等措施,用更務實積極的態度加速潔淨能源發展,逐步達成能源轉型。
外界擔心10至3月的傳統空汙季,台電燃煤發電會再次加劇空汙,台電解釋將會以氣代煤,同時風光發電量大,也可以填補供電缺口。圖/台電提供
曾文生出席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台灣能源轉型將朝極大化再生能源、天然氣做橋接、電網分散智慧化,及發展前瞻能源如氫能等方向前進。
他解釋,因為天然氣機組比較能夠跟再生能源匹配,且台灣用電在成長,又需要發展再生能源達到淨零轉型目標,還要穩定供電,也因為天然氣機組需要的空間小、前置成本低、興建速度快,未來還有機會混合氫能發電,才會選擇用天然氣當作橋接能源。
曾文生指出,關於國安儲備能源部分,除了天然氣存量之外,燃煤機組也有配備儲煤場域,以及既有機組除役後轉為緊急備用機組。
根據估算,目前可能會除役的亞臨界機組,以及既有的超超臨界機組,加起來發電量超過1000萬瓩,可供應緊急情況下的民生跟必要發電。
他表示,目前LNG安全存量定為11天,但整體擴張安全儲備仍有其必要性,未來會積極與地方政府及民間溝通,持續增建天然氣接收站跟儲槽。
另外,曾文生表示,政府也持續鼓勵公民電廠發展,將持續討論跟規畫是否讓案場的持有股權交到更多公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