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鳳山果菜市場啟用質譜儀實驗室,要更精確的把關蔬果農藥殘留,以把關食安。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全年蔬果交易量逾6萬公噸的高雄市鳳山果菜市場今天啟用「液相層析質譜儀實驗室」,取代過去使用的生物檢驗法,可以更精準的掌握進貨蔬果的農藥品項,未來還會擴大到團膳、營養午餐採購品的檢驗,並做進一步的食安把關。
鳳山果菜市場是高雄市重要的果菜批發市場,平均一年的蔬果交易量有6萬3504公噸,占高雄市交易量的4分之一,不僅數量多且品項齊全多樣。為提升檢驗蔬果殘留藥物效能,保障消費者食安,高市府協助建置「液相層析質譜儀實驗室」,以先進設備為進場農產品做最嚴謹的把關。
「液相層析質譜儀實驗室」啟用,高市府農業局科長胡志銘介紹,目前各果菜批發市場多採用「生化法」進行農藥殘留檢驗,雖能快速檢測農藥殘留是否超標,但僅能檢測部分農藥品項,無法定性、定量檢測農藥量,且其精準度低,易出現檢驗偽陽性結果。
他說,鳳山果菜市場導入「質譜快檢技術」,可以改善生化法檢測的不足,且其蔬果農藥的檢驗時間可在10到15分鐘可以完成一件,還可快速檢出200項常用農藥,以精準掌握超標的農藥品項及殘留數值,並能及時在拍賣前攔截銷毀或阻止產品上市。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表示,「液相層析質譜儀實驗室」可為食安把關,達到蔬果「先檢驗再上市」的目標,農會也會視未來在營運量能提高下,納入其他市場蔬果檢驗,或配合產地檢驗、學校營養午餐、團膳採購單位的檢驗需求,擴大服務範圍,全面保障民眾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