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國這次將邀約田屋客家八音團的資深嗩吶手田文光、田文龍兄弟合作演出《高山流水》,圖為田文龍演奏嗩吶。圖/北市國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國樂團10月22日於台北市中山堂推出「客寓艋舺造新聲─不只是山歌」音樂會,除了邀知名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擔任製作及主持、張尹芳擔任指揮、新生代客家金曲獎歌手羅文裕、謝宇威、劉榮昌、邱廉欽與羅思容共創共演之外,也將帶來田屋客家八音團的《高山流水》,一古一今,帶著樂迷探索深具當代城市音樂感的客家音樂。
北市國表示,音樂會描述早時來自台三線、六堆及台九線花東地區的原鄉客家人,落腳台北艋舺的信仰中心龍山寺周邊的生活情景與故事。
其中《高山流水》是北市國委託作曲家陳樹熙改編田屋八音團擅長的經典曲目,不同於客家傳統音樂響亮喧鬧的效果,將以國樂搭配嗩吶來表現山的恢弘感與水的動勢。吳榮順表示,由於主奏樂器客家大吹(嗩吶)的演奏技巧,速度變化多端,再加上各種聲響的模擬吹奏等美學要求,能熟記又能完整吹奏《高山流水》的藝師與客家八音團已經寥寥無幾。這次將邀約田屋客家八音團的資深嗩吶手田文光、田文龍兄弟與北市國合作演出《高山流水》,令人期待。
接下來,5位客家歌手羅文裕、謝宇威、劉榮昌、邱廉欽與羅思容將先後演唱2首自身的作品,並由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身騎白馬》作曲家蘇通達改編為國樂團版本。這10首客語歌曲,分別以不同角度切入早期客家人的思想、信仰、情感、生活與價值觀,旋律平易近人,搭配歌詞更能讓人感受到豐沛的情感。
作曲家王乙聿也將在這場音樂會受北市國委託創作《客家音韻》,世界首演。《客家音韻》融合了客家音樂的5個素材:《大開門》、《平板-娘親渡子歌》、《挑擔歌》、《十八摸》和《大團圓》,呈現了客家社會的獨特文化風貌,反映客家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