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無數強颱 欖仁樹可望成台東指標樹種

 |2023.10.17
557觀看次
字級
原台東市第一公墓20年前遷移後,意外留下一棵欖仁樹,70年來挺過無數颱風,樹幹依然健壯。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原台東市第一公墓內有棵由台東縣政府列管保護的欖仁樹,站在海邊第一排,多年來,它挺過莫拉克、尼伯特颱風,以及今年的海葵、小犬颱風。

其他樹木遭連根拔起,它依然屹立不搖,即便稍有損傷,但主要枝幹無損,這幾天更是長滿翠綠樹葉。

附近居民說,20年前公墓遷移,怪手整地將地面上樹木、墓碑都遷移,不知為何僅留下這棵樹;大樹因為不在道路旁,附近也沒有電線桿和住家,幾乎未曾被修剪過,僅靠近燈柱旁小樹枝被鋸掉,保留完整樹幹和樹形。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林務科長李志鵬表示,欖仁樹高12.6公尺、圍寬3.72公尺、樹幹直徑1.18公尺,樹齡70年,目前是台東縣政府列管保護樹木。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諮詢專家陳正豐表示,這棵樹未經大幅修剪相當難得,台東縣政府沒有修剪是正確的,「真的太幸運了」、「這棵樹很幸福」。

他也指出,欖仁本就是台灣原生樹種,透過醫治現有病害等健康檢視,再加上正確嚴謹修剪,過長樹枝優先微量修剪,做好防病醫藥處理,這棵樹很有機會成為台東極具特色的指標樹種。

由於近期颱風接連侵襲,導致許多樹木倒伏,為此,台新金控與社會企業「綠色冀泉」合作,推出「公益植樹共好計畫」協助台東森林公園植樹,昨天舉行植樹典禮。

台新金指出,首年由台新購買4000棵牛樟樹幼苗,提供12家台東社福團體培育,期間更導入「育苗換金」模式,幼苗培育一年後長成的樹苗,一半可兌換育苗金,另外一半可換回兩株幼苗重新投入培育,育成的樹苗,啟動下一輪環境永續及經濟循環。

除了牛樟樹,後續還會有蘭嶼烏心石、印度栲、枯里珍等台灣種原生樹木,預計以混植、生態造林方式,讓樹木茁壯生長,提高抗風能力,同時營造生物多樣性棲地,發揮森林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