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天然氣管線驚傳受損 疑遭蓄意攻擊

 |2023.10.12
329觀看次
字級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 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和國防部長派夫克(Hanno Pevkur)於10日愛沙尼亞塔林參加新聞發布會表示,橫跨波羅的海的兩國之間運行的地下天然氣管道已經暫時停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芬蘭當局11日表示,導致從愛沙尼亞到芬蘭一條天然氣管線關閉的漏氣事件,似乎是由「機械」力造成,而非爆炸。北約表示,若證實遭到蓄意攻擊,將採取「堅決」回應。

兩家管線營運商之一的芬蘭國有天然氣傳輸系統營運商Gasgrid注意到8日晚間風暴期間管線壓力下降,並可能發生漏氣的情形後,波羅的海連接管(BalticConnector)管線和電信纜線昨天證實受損。

法新社報導,當局拒絕揣測這股力量的具體性質,但先前曾表示,「外部」行動導致波羅的海連接管管線破裂。

從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到西歐地區的3條管線去年也發生爆炸漏氣事件,如今從愛沙尼亞到芬蘭的天然氣管線漏氣,引發種種揣測和疑問。

芬蘭國家調查局(Nation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探長羅希(Risto Lohi)向媒體表示:「損害似乎是由機械力造成,而非爆炸。」

對於管線破裂的確切原因,羅希說:「不排除任何可能。」

根據法新社報導,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Niinisto)10日也表示,導致這條海底管線周末關閉的漏氣事件,可能是由「外部」活動造成。

當局正在調查天然氣管線漏氣,及旁邊一條電信纜線破裂的原因。事發地點位於海面下數十公尺深處。

當局表示,他們已呼籲負責關鍵基礎設施的組織和公司提高準備等級。

國家緊急物資局(National Emergency SupplyAgency)主管康卡寧(Janne Kankanen)說:「關鍵基礎設施受損,且很有可能是蓄意造成,這是非常嚴重的事。」

管線營運商11日表示,修復工作至少需花上5個月時間,這將使得芬蘭這個冬季將完全仰賴液化天然氣進口。

根據路透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1日表示,北約將討論成員國芬蘭與愛沙尼亞間天然氣管線和數據電纜受損的問題,還說一旦證實是蓄意遭到攻擊,將採取「堅決」的回應作為。

史托騰柏格於北約召開會議前在布魯塞爾向記者表示:「目前是要釐清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一旦證實北約關鍵基礎設施遭到蓄意攻擊,這當然很嚴重,北約也會採取聯合且堅決的回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