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發芽有毒素 茄鹼含量增加6倍

 |2023.10.10
3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馬鈴薯若保存不慎,很容易「發芽」,挖掉發芽部位是否可以食用呢?專家表示,馬鈴薯一旦發芽,整顆馬鈴薯的茄鹼就飆升6倍,茄鹼會讓馬鈴薯「變苦」,沒有食用價值,建議注意馬鈴薯保存方式,發芽後則應立即丟棄。

專家表示,茄鹼是一種配醣生物鹼,對植物而言是天然防蟲機制,具殺蟲效果。但茄鹼對人體會抑制乙醯膽鹼酵素活性,產生大腦神經毒性,破壞消化道及其他器官細胞膜,造成腸胃等器官中毒,雖不具致癌性,但過往曾有一女性個案因為吃到「綠薯條」,茄鹼量不多,但嘴唇出現麻麻的症狀。

馬鈴薯發芽時,芽眼及芽根開始變綠,整顆馬鈴薯產生大量的茄鹼,特別會集中在芽眼及馬鈴薯外皮,但其他部位的茄鹼含量也隨之升高,即使切除芽眼、高溫加熱後也無法去除毒性。

專家說,一旦馬鈴薯發芽,整顆的茄鹼量都會加5∼6倍量,建議民眾以適當的儲存方式與環境,減緩發芽速率,若是習慣放冰箱則是建議放在7℃上下的冷藏室。

最好的儲存方式是讓馬鈴薯保持在涼爽、陰暗的地方,常溫存放時以紙袋戳洞取代塑膠袋,這樣才能降低呼吸速率、延緩發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