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吸水現皺紋 文/布萊恩‧克萊格 |2023.09.28 語音朗讀 3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 圖/123RF 圖/123RF 文/布萊恩‧克萊格我們都知道在洗澡時,指尖(和腳趾)會變軟,還會出現皺紋,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皮膚吸水後腫脹起來造成的。但不論是我們的手腳,還是身上其他部位的皮膚,這些全都是防水的。皮膚防水 含有脂質人很早就知道皮膚可以阻擋水分進入,不過一直到2012年才發現確切的防水機制。這主要靠的是稱為脂質(lipid)的脂肪分子,最知名的脂質是膽固醇,它是皮膚中的一種脂質,另外還有脂肪酸(fatty acid)和神經醯胺(ceramide)。脂質分子的結構是一條長鏈,由於其上相對電荷的分布,分子的頭部會吸水,兩條類似尾巴構造的部分則會排斥水。脂質分子通常會彎曲成髮夾形,兩條尾巴朝向同一方向,但在皮膚的保護層中,防水的兩條尾巴各自指向相反的方向,因此無論水分子從哪裡來,都可將其推開。既然如此,為何手腳上的皮膚會對水產生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的反應呢?(好在是如此,要是我們全身都變得皺巴巴的,真的會不太舒服)皮膚上的水會引發神經系統反射,但這不是水滲入皮膚表面所造成的。事實上,如果有神經損傷,就不會出現這些皺紋,由此就可說明起皺紋是身體的主動反應。指間變皺 系統反應最有可能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是在潮溼的條件下,一切會變得很滑。身體弄溼時,我們的手腳會出現一種神經系統反應,以提升它們的抓握能力,這就好比是汽車輪胎的設計。在完全乾燥的路面上,最好的輪胎,像是一級方程式賽車,在乾燥天候使用的無凹痕輪胎,這樣才會有最大量的橡膠與路面接觸,提供最佳抓地力。然而普通汽車輪胎都有在胎面壓製凹痕,減少與路面接觸的橡膠量。之所以會想要減少接觸面,是因為輪胎表面的通道可以讓水溢出,將其推出去,減少輪胎和道路之間的溼滑水量。這樣在危險的潮溼環境中,才會有更好的抓地力(這也是傳統輪胎很難在結冰的路面上使用的原因,因為它雖然減少了表面積,但卻沒有將溼滑的東西推開的優勢)。我們起皺的手指和腳趾,與輪胎胎面上的凹痕,在雨中防止打滑的作用方式非常相似,似乎也是為了幫助我們避免滑倒和掉落東西。輪胎凹痕 止滑作用這種解釋已經獲得實驗證實,在一項實驗中,要求受試者拿起各種物體,物體和手都有可能是溼的或乾的。玻璃彈珠就是其中一項,皺巴巴的溼手指比較能抓住溼滑的彈珠,但在撿乾燥的彈珠時就沒這麼容易了。不過還有另一項研究無法完全重現之前這類實驗的結果,因此讓人對此理論產生一些質疑,但目前它仍然是獲得最多證據支持的理論。就此看來,手指上的皺紋似乎可以幫助我們在潮溼環境中撿起東西,而起皺的腳則像輪胎的胎面一樣,可以盡量提高我們在潮溼環境中保持直立的機會,但前提是,我們得不穿鞋襪光著腳走路。內容節錄自《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商周出版授權使用 前一篇文章 分離的神奇之處 下一篇文章 皮膚細紋如何產生?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捷運渾身機關 淺聊捷運世上最早樂曲跨越文化一首歌小粒子 大未來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 作者其他文章金魚記憶力 僅維持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