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辦公室、烈豔下工作,每天是否喝了足夠的水分呢?醫生建議以體重計算應補充的水量,可以避免尿道結石。圖/Pexels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南台灣秋老虎的天氣依然炎熱,中午的氣溫還是偏高,曝露在大太陽下身體要有足夠的水分才能避免尿液中的離子過度飽合而產生晶體形成結石,醫生建議依體重乘以30或35倍的水分容量(毫升cc)補充。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蔡秉儒今天指出,中南部的勞動人口多,又農民也長時間暴露在烈豔下,民眾排汗量多且常來不及補充水分,導致尿液濃度過高,當尿液中的離子過度飽和,會在泌尿系統中產生晶體,晶體隨著時間累積愈來愈大,便成了泌尿道結石。
他舉例門診收治45歲的壯年上班族張男,平日久坐辦公室又不愛喝水,曾經發生輸尿管結石,處理後未再追蹤,日前腰痛且有血尿到醫院看診,檢查結果是他的輸尿管有顆直徑2公分大的結石,還有腎臟嚴重積水,腎功能也變差,經進行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目前還持續追蹤治療中。
蔡秉儒指出,腎臟結石不一定會引發症狀,但會因為反覆感染而導致腰部疼痛、血尿。如果結石在膀胱則會有解尿方面的症狀;若是尿道結石則會完全尿不出來,尿道感覺疼痛,甚至會摸到有異物感。
除了不愛喝水的人會有結石高風險,醫生說,其他如流汗多、工作環境高溫、長期臥病在床的人都容易結石。蔡秉儒建議,依體重乘以30或35倍的數量補充水份,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補充約2100cc的水分。
坊間傳言,可以飲用啤酒有助於泌尿道結石沖出體外,醫生提醒啤酒屬於小麥製品含有草酸成分,攝取過多容易引發草酸結石,造成反效果,建議喝水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