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小事 整理/陳聖綸 |2023.09.18 語音朗讀 4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農業部日前公布2022/2023年收成數據,巴西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圖/美聯社若各國對抗極端氣候變遷的行動失敗,澳洲生產力恐怕會下滑,因而造成高達4230億澳幣(約新台幣8.6兆元)的經濟損失。圖/資料照片疫情發生以來,混合工作型態興起,促使許多高階人士在世界其他城市,通常是在來往機場交通便利的溫暖沿海城市,尋找新基地,而對「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而言,杜拜最友好。圖/美聯社 整理/陳聖綸美國 Subway嫁了 以2875億元出售潛艇堡連鎖店Subway日前表示,已同意出售給私募基金Roark Capital。Roark以逾90億美元(約新台幣2875億元)的出價,在競標這家未上市餐廳公司的隊伍中居於領先。Roark將從Subway兩大創辦人家族手中,收購這家成立近60年的速食餐廳。Subway 1965年以「Pete's Super Submarines」為名,開設第一家門市,但目前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及不斷上漲的成本等艱鉅挑戰。Subway執行長契德西(John Chidsey)說,Subway這項交易將得益於Roark在連鎖加盟、數位點餐策略、國際發展方面的專業,預計在全球新增2.3萬家門市。Subway指出,收購案完成後,會保留原有的管理團隊。日本 Workman擴張海外 2027年在台開首家跨國店面日本平價機能服連鎖店Workman將把女性服飾與戶外產品擴及亞洲其他市場,不僅計畫明年在沖繩設立旗艦店,也打算2027年在台灣開設首家跨國商店。Workman為了奠定擴張海外的基礎,預計明年2月在永旺夢樂城沖繩RYCOM購物中心,開設該公司在日本最大的女性服飾店Workman Girl,估占地約730平方公尺(220.8坪),定位為東亞的旗鑑店。Workman在日本有約50位品牌大使,目前也計畫招募台灣、南韓等地的品牌大使。Workman正押注女性服飾事業將帶動成長,打算未來10年擴大Workman Girl品牌的店面數量到400家,遠高於目前在日本的約40家,關鍵取決於國際擴張。巴西 超越美國 成世界最大玉米出口國美國農業部日前公布2022/2023年收成數據,巴西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國。這項報告顯示,2022/2023年,巴西玉米出口量預估為5600萬噸,遠高於美國的4100萬噸;9月開始的2023/2024年,巴西玉米出口量預估為5500萬噸,也高於美國預估的5200萬噸。巴西玉米出口增長,主要受惠於產量增加及出口運輸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國大陸也是巴西玉米出口其中一大助力。目前巴西玉米正進入出口的高峰期,根據巴西貿易部的數據,7月巴西玉米出口量較前月的103萬噸增加至4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7%。今年1~7月,巴西玉米出口量年增53%至1590萬噸。南韓 美妝品席捲全球 口紅、唇彩7個月賣1.2億支南韓美妝產品不僅在日本、中國大陸受歡迎,也受到北美、歐洲消費者青睞,全球需求大爆發。南韓財經媒體Business Korea說,南韓化妝品熱銷的原因包括:價格相對親民,品質很好,「韓流」席捲全球,再加上可透過YouTube等社群媒體帶動行銷。據南韓海關日前發布的資料,今年南韓口紅等唇部化妝品的出口創下歷史新高,截至7月,出口金額總計達到2612.6億韓元(約新台幣6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3.5%。出口重量突破3415噸,以唇部彩妝品每支平均重量28公克計算,約合1.22億支。今年南韓化妝出口市場以美國的42.2%占比最大,其次依序為日本的15.1%,中國大陸9.5%,越南7.8%,法國3.9%。歐盟 索羅斯基金會縮編 大砍境內投資業務「金融巨鱷」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SF)掌控索羅斯家族辦公室250億美元資產(約新台幣7986億元),去年12月交棒給兒子亞歷山大(Alexander Soros)打理。新領導人對基金會進行改變,準備結束歐盟的絕大部分營運,做為OSF縮編的一環。OSF發言人說:「我們現在引進新的營運模式,包括重新評估如何在全球支持民主、人權與氣候正義。」彭博資訊看到基金會寄給匈牙利受贈機構的信函中提到,「新核准的策略方針是要收回或中止我們目前在歐盟裡的大部分工作,將焦點或資源配置,改移往世界其他地區」。OSF發給德國柏林基金會總部員工的通知則表示:「基金會將大幅中止在歐盟的資助,未來會提供的資助將非常有限。」紐西蘭 跨國企業數位服務稅 擬2025年開徵紐西蘭日前表示,將訂定法律,2025年起對大型跨國企業徵收數位服務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先前曾討論開始在全球實施這項措施,但未能達成共識。為了避免讓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等數位科技業巨擘,把獲利登記在低稅負國家,紐西蘭政府提議的數位服務稅法,課徵對象是在社群媒體平台、搜尋引擎及網路商店從紐國用戶賺取收入的跨國企業。企業若每年從全球數位服務賺進超過7億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259億元),以及每年從提供紐西蘭用戶數位服務賺進超過350萬紐元(約新台幣6600萬元),便符合納稅資格。阿聯 數位遊牧民族 愛上杜拜便利環境疫情發生以來,混合工作型態興起,促使許多高階人士在世界其他城市,通常是在來往機場交通便利的溫暖沿海城市,尋找新基地,而對「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而言,杜拜最友好。房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根據20個主要住宅市場對長期遠距工作人士的吸引力,進行排名,發現杜拜快速成長的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務業,吸引到大批資深混合型態工作者,其中許多人受到科技業今年大裁員20萬人的衝擊。第一太平戴維斯中東研究人員皮萊(Swapnil Pillai)說:「許多人受到全球科技公司裁員影響,他們正探求以杜拜為基地,支持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務業。 」 馬來西亞 賓士推國產電動車 鎖定高端市場德國豪華車廠賓士(Mercedes-Benz)今年稍早成為首家在馬來西亞推出國產電動車的汽車製造商,它將大馬列為重要市場,2030年將擁有電動車全車系車款。儘管基數較低,但賓士今年在馬來西亞的銷量激增200%,相較下,上半年的全球成長率僅約120%。賓士在大馬的電動車占公司產品陣容的30%,希望本世紀末能實現全電動化。大馬當局提供激勵措施鼓吹採用電動車,訂下2030年電動車銷量(包括混合動力車)占整體汽車銷量15%的目標。全球最大2大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特斯拉去年都在大馬推出電動車。賓士的定位是高端市場,避開競爭日益擁擠的大眾市場,在大馬已提供5種車款、7種版本。澳洲 極端氣候衝擊 恐釀8.6兆元經損若各國對抗極端氣候變遷的行動失敗,澳洲生產力恐怕會下滑,因而造成高達4230億澳幣(約新台幣8.6兆元)的經濟損失。澳洲政府日前發布的跨世代報告(IGR)顯示,最壞的情況下,當全球升溫超過3℃,澳洲的生產力會減少0.2~0.8%,將造成「嚴重的經損」,以當今幣值換算為經濟產值,相當於減少1350億澳幣~4230億澳幣(約新台幣2.7~8.6兆元)。該報告說,全球暖化還會對澳洲獲利頗豐的旅遊業、農業,帶來額外的衝擊。這份報告說,未來數十年,澳洲每年的生產力成長率將下降至1.2%,而人口也將以較慢的速度增長,到2063年全國人口將達到4050萬人。 前一篇文章 星球大小事 下一篇文章 星球大小事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5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6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7【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08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9【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10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 作者其他文章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